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从“三变”看“二创”

时间:2019-10-24

核心提示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南昌小蓝经开区就是这样一个好“士兵”。从一个县办工业园起步,依靠本土企业打造特色产业,再将特色产业做成产业集群,小蓝经开区一路晋级,快速成长为国家级开发区。当发展势如虹之时,又戒骄戒躁,及时看到增长过于单一的危机,启动二次创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谋求新的突破。小蓝经开区,让人看到了从“士兵”到“将军”的可能,其发展之路值得我省的开发区学习、借鉴。

本报记者 范志刚

在南昌市的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小蓝经开区可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员。

与其他两个开发区不同,她完全依托煌上煌食品、江铃汽车、汇仁药业等本土企业起步,并一路将以这些本土企业为代表的食品饮料、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医器产业培育为主导产业。仅用10年时间,就迅速完成了从南昌县县办园区到国家级开发区的蝶变。

“我们就是大家所说的‘草根’。”南昌县委书记、小蓝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胡晓海告诉记者,如果把以本土企业为主力军的创业阶段看做是第一次创业的话,那么现在小蓝经开区正在进行的就是二次创业,传统优势产业在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在转型升级、资源利用理念在转型升级,“以这三个变化为动力,我们正在从‘草根’转型为‘明星’。”

强链补链,传统产业不掉链

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落户小蓝经开区的企业之一。今年,该公司把广东等三家生产基地的产能转移至小蓝总部,利用总部基地的智能化生产线,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据统计,今年以来,煌上煌净利润占销售收入比例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个百分点。

“之所以能成功转移产能,是因为我们通过科技创新掌握了螺旋速冻保鲜技术,可以将酱卤食品的保鲜期由3天提升至1个月,而且可以保持风味、口感不变。”煌上煌集团副总经理范旭明告诉记者,这项新技术打破了运输半径对酱卤食品行业的限制,让公司得以将产能转移至小蓝总部基地来,而总部的智能化生产线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据统计,今年以来,煌上煌集团生产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个百分点。

煌上煌集团在降成本上的收获,源自于其在科技创新以及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仅2018年,公司在研发和技改方面的投入就分别达5500万元和7700万元。目前,已拥有专利30余项。同时,公司还正在进行品牌全国化、年轻化推广活动,让产品结构由目前的以餐桌食品为主,转型为餐桌食品和休闲食品并驾齐驱。

无独有偶。同一时期落户的汇仁药业近年来也动作频繁,建设了新厂房,升级了生产线。新的生产线依托智能制造技术,通过电脑精准控制原料添加,大大提升了药品的药效稳定性和质量安全系数。该公司仅汇仁肾宝片这个单品年销售额就超过10亿元,已成为全国补肾药品领袖品牌。

在小蓝经开区,以煌上煌食品、汇仁药业、江铃汽车为代表的食品饮料、医药医器、汽车及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集群企业,纷纷通过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强科技研发能力等方式提升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实力。同时,该区管委会也在招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为三大产业集群补链。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例,该区目前已聚集了7家整车生产企业和200余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整车产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强链、补链,传统产业得以不掉链。去年全年,小蓝经开区三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继续保持着绝对占比优势。

破局布局,紧跟时代不出局

在刚刚举行的2019世界VR产业大会上,泰豪集团风光无限。集团董事长担任大会主论坛演讲嘉宾、携手中国动漫集团搭建VR/AR产品和应用现场大型展位、承办VR电竞大赛、承办文化旅游分论坛和游戏(电竞)分论坛……种种迹象表明,泰豪集团准备在VR产业上大展拳脚。

小蓝经开区,正是泰豪集团的核心基地。该集团的动漫学院位于此,VR产业基地也扎根于此。正在建设中的小蓝?泰豪VR产业基地占地面积约1700亩,全面建成后将引进世界级VR装备制造企业和内容研发企业入驻,构建完善的VR产业生态圈。

VR,仅仅是小蓝经开区近年来在高新产业方面布局的一个点。早在2013年,小蓝经开区的领导班子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如果继续单纯依靠原有的三大主导产业,不足以支撑未来小蓝的裂变扩张,必须破增长方式单一之局,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进行转型升级。

集成电路产业让小蓝人迈出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第一步。2014年,小蓝经开区成立全省首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南芯基金,认缴出资额达30亿元。目前,南芯基金并购了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之一――恩智浦的功率分离器项目,德瑞光电、瑞能半导体、思比科微电子等一批知名集成电路行业精英企业纷至沓来。

从此,小蓝经开区的高新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目前,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三大新兴产业正在加速集聚,瑞能半导体、德瑞光电、佳时特数控处于全球行业领先水平。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同济大学汽车创新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科研院所集中落户,更是让小蓝的高新产业积蓄了极大的潜能。

从零起步,这么多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为何会青睐小蓝?“在高铁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下,生产要素可以更加自由地流通,中部地区拥有了与沿海地区同等的发展机遇,为什么不能是小蓝?”小蓝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碧以问作答。他对记者说:“我们必须先人一步,在新兴产业上提前谋篇布局。因为产业基础弱,我们的位置可以暂时靠后,但一定不能在新的产业布局中出局。”

集约节约,土地供求不爽约

“园区从18平方公里起步,目前已建成33平方公里。”翻开小蓝经开区党政办提供的小蓝概况,记者发现自2002年成立以来,小蓝在不断“长大”。但是,党政办的负责同志却表示,面积越来越大,土地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紧缺。

创业初期,园区对企业的用地需求,几乎是有求必应,这也就给予了一些无心投资实业,一心想囤地的投机分子可乘之机。后来,小蓝经开区发现这一现象后,立即进行了纠正,对一些长期闲置的土地依法进行了强制性收回,这一举措被称为“腾笼换鸟”。

“腾笼换鸟”,清出了“李鬼”,请进了“李逵”。2017年4月,上市公司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重组一块长期闲置土地,投资10亿元,建设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投产,当年就上交税收约503万元。

为此,小蓝经开区对紧缺的土地资源设置了层层“门槛”。比如,“先租后让”,即先以租赁的形式向企业供给土地,待企业发展好了,再根据需求出让土地。这种转变,既让政府有了“试金石”,又减轻了企业前期的投资压力。又比如,规定每亩土地前五年投资强度不得低于320万元,同时对项目产业定位、建设周期、税收效益等提出要求,严禁‘低投入、低产出’项目入园,节约、集约用好土地资源。”小蓝经开区招商中心主任聂红兵说。

控制土地供给,是为了将好的资源留给好的企业,让单位土地产出更大的效益。今后,小蓝对土地的控制力度还将加大,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率。目前,小蓝开发区正在鼓励落户企业提高容积率,往空中发展,同时多个企业共享食堂、员工倒班房等公共配套设施。聂红兵说:“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业路上再出发,小蓝经开区“星途”光明。

  • 上一篇:江西入选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建设省份
  • 下一篇:江西省最大呼叫城“呼”之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