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渝水讯 (记者祝芸生、张衍 通讯员何智勇)“10月份盛荣华积俭5分、积学2分,可兑换一包面条;盛云根积信2分、积俭5分、积美5分、积学6分,可兑换一袋洗衣液和一块香皂……”10月31日上午,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白沙村“道德积分银行”积分兑换超市里人头攒动,不时传来阵阵掌声与喝彩声。记者看到,在白沙,每户家庭都有一张红灿灿、沉甸甸的“道德储蓄卡”,定期盘点“道德账”。“这个月你积了多少分”已成为村民日常交流的内容。
“这些积分是全家做好人好事攒下来的。”村民郭细香拎着兑换来的日用品告诉我们,因为积极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并带头学习党的各项理论方针政策,她家的“储蓄卡”新近又增加了6分。“高兴的不是东西的多少,而是我们做了好事能被记录下来,脸上很有光,也给家人做了榜样。”郭细香如是说。
“我活了70多年,把道德存进银行还是第一次见到。1分相当于1元人民币,超出基础分100分以上的部分,就可进行兑换,真的蛮好……”今年75岁的盛济扬向我们分享他的喜悦。
白沙村“道德积分银行”从今年5月开始实施,结合当前意识形态和乡风文明工作重点,以“积孝、积善、积信、积勤、积俭、积美、积学”为内容,让好人做好事有奖励,从而乐于做好事;让群众学着做好事,进而带动乡村文明新风尚。
“比如彭明生家的小孩参加了制作手工贺卡的文明实践活动,积学加5分;广场舞队员们为重阳节活动排练节目,积孝每人奖励5分……”白沙村党支部书记张小春娓娓道来。该村建立道德评议委员会,建立健全道德积分银行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并将积分项目落细落小,逐条赋分。
“村里做好事的多了,邻里纠纷少了,连说话都客气起来了。”区委书记何慕良称赞道,“‘银行’”让村里的道德建设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标杆’可比,调动了村民守道德、讲文明、树新风的积极性,崇德向善、自强自立、感恩奋进蔚然成风。”据统计,“银行”建立以来,平均每个月登记好人好事20余件。
“道德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支撑和内驱动力。建立‘道德积分银行’,切中社会发展诉求,引领社会价值导向。”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黎康为白沙村的做法点赞。他认为,“道德积分银行”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的有益尝试,接地气、易操作,值得其他地方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