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钟南清 付建斌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许南平 张瑞颖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江西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最重要候鸟越冬地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每年到鄱阳湖越冬栖息的候鸟数量多达60万~70万只。其中白鹤最高数量达4000余只,占全球98%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栖息地,被誉为“候鸟天堂”。在鄱阳湖区,有许多干部群众,他们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越冬候鸟,被群众誉称为“越冬候鸟的守护神”。走进鄱阳湖区,寻找他们为保护越冬候鸟所做的点点滴滴。
大批越冬候鸟已经抵达鄱阳湖
李春如:“候鸟医生”救治上万只候鸟
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洞子里村有个湖叫马影湖,它是每年从世界各地迁徙来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第一站。李春如是多宝乡洞子里村农民,是鄱阳湖区第一个知道候鸟来鄱阳湖越冬信息的人。今年74岁的李春如从1982年春开始在鄱阳湖区都昌县左里和多宝乡保护候鸟。左里和多宝两个乡,27个村庄,沿鄱阳湖7.3公里,9万多亩的湖面管护区。由于常年居住于此,李春如对湖区候鸟了如指掌。李春如说,粗声的是白头鹤,细声的是灰鹤,尖声的是小苍鹭在向母亲讨食呢。
李春如先后在乡村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中发展了46名义务护鸟员,依靠大家的力量共同做好护鸟工作。2013年2月1日,李春如自筹资金3万多元,中国鄱阳湖都昌县候鸟救治医院终于挂牌成立,李春如被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任命为首任院长。到目前为止,整个医院就只有李春如一个人,身兼院长、医生和护士。
2008年1月,鄱阳湖地区出现严重的冰冻灾害天气。一天早上,李春如在巡湖时发现两只白琵鹭被冻僵在湖区冰面上,白琵鹭发出声声哀叫。李春如冒着冰可能破裂、人可能掉入湖中的危险,敲碎了坚冰,把它们带回家救治。到目前为止,李春如和他的候鸟医院救治放飞的候鸟已有14749只。候鸟医院现在还呵护着两只先天性残疾失去觅食能力苍鹭。
王小龙:受伤了还惦记着保护候鸟
王小龙1987年从部队退伍分配到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现任吴城保护站常务副站长。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候鸟在鄱阳湖越冬栖息期间,每天清晨5点左右,王小龙就要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攀上吴城保护站20多米高的 望塔,用望远镜往候鸟聚集方位观察。然后,冒着刺骨寒风出去巡湖,呵护越冬候鸟。
王小龙是永修县吴城镇人,在33年的巡湖查处打击偷捕盗猎犯罪活动中,他查获多起乱捕滥猎鸟类案件,先后救护放飞了310只鸟类。
1992年冬天的一个凌晨,王小龙发现有人正在湖泊中偷猎候鸟,王小龙当时只能徒步9公里赶往保护区管理局报告。警方立即赶往现场,收缴国家二级保护珍禽白额雁385只。
为了呼吁大家共同营造爱鸟护鸟生态文明的环境,王小龙经常和同事深入湖区耐心细致向群众宣讲保护区政策法规。
为了保护候鸟,王小龙经常是两三个月不进家门。33年如一日守护鄱阳湖,徒步巡湖20多万公里追随候鸟保护候鸟。今年11月初,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见到王小龙时,他的左手吊着绷带。原来,今年9月20日,王小龙在巡湖时不慎摔伤,被诊断为左粉碎性肱骨骨折,目前仍在康复之中。王小龙告诉记者:“真希望我的伤能尽快好起来,回到鄱阳湖区去保护候鸟。”
李跃:保护候鸟与我的生命同等重要
2008年冬,李跃从一名普通的林业干部,成长为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跃常说保护候鸟与我的生命同等重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每年秋冬季节,李跃和同事们依靠双脚风雨兼程地在鄱阳湖的茫茫滩涂上巡查,消除一切隐患保护候鸟。李跃欣慰地说,在都昌县的鄱阳湖畔,如今成立了5个候鸟保护协会,每个协会有50多名志愿者,他们有党员、渔民、石匠和退休干部。志愿者们无任何报酬,做义务候鸟守护者的原因只有一个:“喜欢候鸟,深爱它们,绝不允许它们受到伤害。”
2016年12月的一天早上,鄱阳湖遭遇冰冻天气,李跃在监测中发现一只东方白鹳在湖区腹地一动不动。白鹳在沼泽深处,船又无法抵达,李跃和另外两人冒着被沼泽吞没的危险,经过两小时的努力,慢慢挪到白鹳身边,才发现它被严重冻伤。李跃小心地把白鹳抱在怀里给它暖身子。白鹳慢慢能动了,李跃却因长时间受冻,全身都麻木了,还得了肺炎,不得不住院治疗。
2008年以来,李跃带领都昌保护区工作人员巡护里程近10万公里,排查投毒险情60多次,清理“天网”126千米,砍断竹篙3万多根,烧毁作案船只4条,没收作案摩托3辆。2010年冬,李跃在制止一起非法捕捞工作中被30多名不法分子群殴致伤打断肋骨3根。
叶久怡:保护候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叶久怡因护鸟而获得国际大奖的故事在鄱阳湖区广为流传。今年65岁的叶久怡,是永修吴城镇荷溪村村民,靠种田捕鱼养家糊口,也是一名护鸟志愿者。叶久怡2006年获得了由全球自然基金(GNF)设置的“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成为当时获得该奖项唯一的一位中国农民。
过去几十年间,叶久怡自发义务保护来鄱阳湖栖息的候鸟,并在村民中大力宣传候鸟保护知识。1983年6月,江西省政府建立了“鄱阳湖保护区”,叶久怡所在的吴城镇就是核心区。1988年,保护区要建候鸟观测点,他主动把自家几棵果树砍了,让出一块高地,他也成了观测站的义务护鸟员。
叶久怡买了望远镜,每天早起骑着摩托车到各处观察点观察鸟儿栖息和觅食情况,看看是否有受伤落群的候鸟。叶久怡还成了当地的鸟类土专家。叶久怡说:“我陪了它们这么多年,大雁、野鸭、天鹅的叫声都不同,远远的,只要听见它们的叫声就能分辨出是什么鸟,从声音的高低就能分辨它们是与亲人失散了还是找不到吃的,是在和同伴们嬉戏还是受到了惊扰。”
2011年12月的一天早上,叶久怡发现湖中有十来只天鹅浑身哆嗦,他感觉这些天鹅可能中毒了。于是他不顾冬季湖水冰冷刺骨,水面冰碴未化,趟进湖里抱起中毒的天鹅逐个喂药。
叶久怡还对候鸟的种类、数目、习性等一一作了记录,协助保护站建立档案。如今,叶久怡依然坚持每天早晚去湖边巡视,儿子叶星也成了他的助手。叶久怡说:“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为候鸟保护贡献新的力量,保护候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