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包机专列专车接 就业直通车上门招(图)

时间:2020-03-09

本报记者 朱 华 文/图

编者按

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需要企业全方位的开工和全面达产达能,因此,企业员工到岗到位非常关键。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为实现企业复工复产,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想了很多办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接下来,还须坚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两手抓,同部署,力求实现各类企业全产业链无缝对接和全面出工出力。为报道好政企各方合力推进复工复产的新举措新办法,本报民生版推出“抗疫情保民生 有序有力推进复工复产”人员返岗篇、转产转型篇系列报道。今日推出人员返岗篇,敬请关注。

兆驰半导体公司工作人员对应聘人员进行登记和体温检测。

华勤通讯,缺工5000人;欧菲光,缺工4500人……节后复工以来,南昌高新区的用工大户纷纷闹起用工荒,17家重点企业总用工缺口达1.47万人。在疫情防控措施不能松的前提下,如何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紧缺、开工不足的问题,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用工形势,南昌高新区第一时间出台一系列“硬核”举措,拿出“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补贴企业和务工人员,同时开通各种形式的“就业直通车”,点对点为企业输送务工人员。随着一趟趟省内外包机、专车的抵达,基层政府组织的务工小分队每日上门对接企业招聘,相关企业用工荒已得到极大缓解。预计到本月中旬,当地用工缺口有望基本填补。届时,解除后顾之忧的重点企业可以开足马力搞生产。

“用工荒”来得猛 企业发展面临瓶颈

“用工荒”年年有,为何今年来得特别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企业产能扩大,原先积压订单量较多,再加上部分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老员工无法及时返岗,多种因素叠加导致近期企业用工缺口大增。而用工需求如饥似渴的园区企业发现,疫情期间让老员工如期返厂不容易,招聘新员工更是困难重重。

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南昌高新区的重点企业、用工大户,主要为华为、联想等IT业巨头代工生产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产品。今年该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新生产项目陆续上线,而用工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杨敏介绍,年后公司老员工到岗率为七成左右,急需补充5000名工人。为了招聘新人,该公司一方面出台高额奖励,鼓励老员工带新人入厂,一方面和社会人力资源公司合作,通过劳务输出补充人员。

“除了正常的生产成本外,现在招工费用已经成了日常开支里的大头,幸好高新区出台了补贴政策,给我们减轻了很多负担。” 杨敏说,在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最近企业平均每天都有约500名新工人入厂,预计很快就能解决用工缺口。

和华勤一样,去年11月投产的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也一度遭遇用工荒。虽然节后九成老员工都已经返厂,但由于产能提升,该公司员工缺口最多达800多人,最紧缺的是机台操作工和目检员。“春节后一直是‘机器等人’,招聘新员工成了最紧迫的工作。”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企业开工率只有六成,随着大批新员工的陆续到位,未来有望达到日产1万片LED发光芯片的设计产能。

打出就业“组合拳” 给用工大户解困

企业新招员工每人补助2000元,自行到岗员工发放交通补贴200元至500元;2月26日,开通省内首趟复工包机;2月28日,兰州西至南昌西复工专列抵达……近期,面对当地企业旺盛的用工需求,南昌高新区打出一系列就业“组合拳”。

3月3日下午,南昌高新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里电话不断,繁忙有序。“今天安排专机,接送170人到欧菲光、华勤入职;昨天安排专车从广东清远出发,今日到达,接送24人到美晨入职……”该局副局长沈琴告诉记者,为了避免人员扎堆,导致可能出现的病毒传播,大规模招聘活动不能搞,那么点对点的就业直通车就成为解决企业用工需求的一大法宝。

为此,南昌高新区与民航、铁路部门对接,选择在甘肃、宁夏、云南等劳动力输出量较大的省区开通多趟包机、专列,大批量运送务工人员。通过“政府+企业+劳务机构”的三方合作,一名来自甘肃农村的务工人员,可以从千里之外轻松实现点对点直通南昌园区企业,而原本不菲的路费则全由政府和劳务公司负担,还省去了中转劳顿之苦。据统计,截至发稿前,南昌高新区已安排兰州、银川、昆明等方向的专机10趟、兰州方向专列1 趟、省内外专车17趟,点对点运输员工1837人。预计近期运输总人数将达3000余人,总费用在300万元左右。

此外,南昌高新区已建立用工日报制,与17家重点企业及26家人力资源公司进行每日数据核对,及时了解企业最新用工动态。目前,当地节后招工人数已达上万人,17家重点企业中已有5家企业用工人员基本能满足需求。

发掘本地用工资源 点对点送人进厂

疫情导致的人员滞留,让南昌不少返乡务工人员就近就业的想法格外强烈。南昌高新区积极发动基层组织力量,把“就业直通车”开进村庄、社区,引导居民在家门口就业。

3月4日上午,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门口停满了车辆,几十名前来应聘的人员自觉保持安全距离排起长队,依次测量体温、登记、消毒,准备参加企业的面试。当天,昌东镇组织了3个村庄的18人应聘小分队,派出一辆中巴车,将这批务工人员直接送到企业门口。

广泛宣传用工信息,吸引农民工就近就业,帮企业输送务工人员,这是南昌高新区下属的各个乡镇、管理处最近都在忙碌的工作。村口大喇叭宣传招工信息,就业倡议书发到每家每户,村干部挨家挨户打电话推荐岗位,这一幕幕场景在当地各个村庄上演。据介绍,节后复工以来,全镇已累计为园区企业输送务工人员400多人。

“地方政府的对接服务对我们来说很及时。”兆驰半导体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吕春花表示,点对点的直送模式让他们的招聘工作省去了很多麻烦。

昌东镇岭永村村民汪意娟之前在外地一家酒店工作,春节后一直待业在家。最近,村干部上门宣传本地企业招工的消息,让她动了换工作的心思。当天经过面试后她被成功录用,再经过半个月的培训、隔离期后,就可以正式上岗。“月收入承诺5800元以上,收入不低离家还近,这份新工作我非常满意。”招聘结束时她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 上一篇:政府当“保姆” 服务无“堵点”(图)
  • 下一篇: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指导意见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