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汤晓军(左一)做客移动会客厅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谭红报道:2020年,恰逢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周年,为了更好地策应江西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更好地为江西资本市场鼓与呼,中国江西网、大江网、信息日报已启动“致敬伟大时代――对话江西资本市场三十位风云人物”全媒体采访。8月13日,活动邀请到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汤晓军做客移动会客厅。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汤晓军(右一)做客移动会客厅
江西企业要积极拥抱改革顺势而为
主持人:今年是中国资本市场30周年,资本市场不断地有新的改革措施出炉,我们江西企业又该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中坚定前行?怎样才能抓住机会?
汤晓军:3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其中有两次变革我认为特别重要:一次是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它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对规范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起到奠基性作用。二是今年3月1日起新《证券法》的正式施行,全面推行注册制。应该说这是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层面又一次深度变革。
这些给我们江西企业带来了一系列契机:如全面推行注册制,必将大力提升资本市场化程度和市场运行效率;提高对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为江西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一个更加规范、透明的法治环境;有利于坚定投资者信心,减少投机行为,进一步优化投资者结构。
面对这些变化的政策环境,我们江西企业要积极拥抱改革,顺势而为。但无论政策环境如何变化,“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要想抓住这些发展契机,需实现公司治理现代化,依托创新驱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监管机构要努力学会当好“守夜人”
主持人:近期上市公司面临的制度变化,比如上市公司回购制度、放宽并购限制、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以及新三板精选层等,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您认为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是什么?
汤晓军:(一)上市公司回购制度的核心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是增加了回购情形;2是优化了决策程序,提高了回购规模;3是提出建立库存股制度。这些变化将大力提升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有益于短期内稳定市场、提振市场信心。
(二)放宽并购限制:对于非金融企业,则没有了20%营收、资产总额、资产净额的限制。这种并购限制条件的放宽,将有利于上市公司通过横向或纵向产业链并购,优化整合资源,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三)科创板和注册制试点以及新三板精选层等制度:科创板、新三板精选层的推出,一方面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需要,让企业有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也是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直接体现,注册制的推出将选择权完全交给市场,监管层做好市场秩序维护“守夜人”角色,促使上市公司信息充分披露,这样依托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更能催生一批优质企业,同时留住更多优秀企业在本土上市。
(四)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是什么?
随着新《证券法》的正式实施,个人认为两点很关键:
监管机构要努力学会当好“守夜人”这一角色,在推进新证券法的贯彻实施和改进监管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
上市公司在聚焦主业,谋求高质量发展发力的同时,要加力学会当好“运动员”这一角色,懂规则,守规则,不犯规。
应形成一套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机制
主持人:近几年,江西启动“映山红行动”,助力企业上市。能否谈谈“映山红行动给江西资本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
汤晓军:“映山红行动”给江西资本市场带来的变化可以用一个“快”字来形容,具体从以下数据比对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截至7月,江西境内外上市企业已达到了80家(国内50家,境外30家),比2019年初增加了14家,增速21.21%;重点后备企业库370家,比2019年初增加了139家,增速达60.17%;区域股权市场挂牌5729家,比2019年初增加了544家,增速达10.49%。债券融资市场近一年规模较前一年增长25%,达4300亿,数量增长29.31%、达816支。
主持人: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您觉得上市公司、券商和投资者应该如何助力江西资本市场更好地发展?
汤晓军:我们应该对如今的市场环境有个清醒的判断,就宏观面来讲,需重点关注新冠疫情、消费萎缩、投资不足、进出口供应链受阻、国际关系日趋复杂化、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等关键词。因此,资本市场里的上市公司、券商和投资者必须正视这些宏观形势,而在其中寻找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
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对资本市场发展作用举足轻重。首先,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江西特色优势努力做大做强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其次,要根据新证券法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规范运作水平。最后,在合规前提下,做好分红等股东回报工作。
券商:券商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中介机构,是企业上市融资的桥梁,也是连接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纽带。通过承销保荐、固收融资、新三板挂牌服务等多种方式助力江西企业发展。对企业,帮助江西优质企业上市的培育工作。同时做好已上市企业的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再融资,做好企业持续督导工作。对投资者,要做好投资者服务和引导工作,充分提示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其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产品及服务,鼓励理性参与投资。
投资者:强化理性投资,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的投资分析能力。多关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优化投资,为资本市场发展做贡献。
总而言之,上市公司、券商和投资者是江西资本市场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应形成一套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机制,共同推动江西资本市场的发展。
江西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逐渐形成
主持人:如果以30年视角来看,您怎么看待过去30年江西资本市场的发展?您认为江西资本市场的未来30年会有怎样的一个机遇?怎样的发展?
汤晓军:1990年至今,江西资本市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虽然在中部地区还不够突出,但近两年已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从前面提到数据就可看出,无论是从资本市场主体――上市公司数量,企业融资数量,债券产品种类数量,还是从载体――江西券商数量等方面来看,江西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逐渐形成。
江西资本市场未来30年发展可能面临机遇:
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提升和人民币国际化地位上升带来的机遇。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度不断加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金额、人民币直接投资的结算金额和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规模增长迅速。
新证券法下资本市场“双化”(市场化、法制化)的大幅提升带来的机遇。这些必然会进一步强化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改善资本市场效率,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未来我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和江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江西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基本面支撑。
这些都让我们对江西资本市场发展充满了期待,未来江西资本市场会有更多的境外资产流入,无论是在体量上还是在多层次市场体系上江西资本市场都会有新的更大突破。
主持人:时逢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周年节点,作为学者,您对江西资本市场发展有何建议及寄语?
汤晓军:依托国家和江西两大层次经济基本面,立足国际、国内、江西三大市场进行资源配置,重点抓好江西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主体、投资者客体和券商等机构载体“三体”建设。具体来讲:
载体方面:内育外引,不断优化江西资本市场体系。
主体方面:强化服务,培育更多的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
客体方面:提升吸引力,进一步壮大和优化投资者队伍。
希望我们江西能够加快建成高质量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实现江西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涌现出一批高质量上市公司和具有竞争力的专业金融机构,让江西的投资者更有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