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红举
几场春雨过后,赣江联圩段水位快速上涨,出于安全考虑,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一带群众纷纷绕道出行。65岁的船工涂二学,与芦州渡口相守了24年。2月7日,万安县韶口渡口停运,芦州渡口成为赣江上最后一个公路渡口。
芦州渡口是联圩镇通向赣江新区不可或缺的渡口,因而,早日“渡改桥”也是新建区、联圩镇广大干部群众急切的期盼。
群众难享“自由行”
新建县人民政府(未撤县设区时)1997年9月批准设立芦州渡口,架起所辖的联圩镇至樵舍镇的水上交通。
“因芦州地区(联圩镇前洲村、后洲村的统称)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联圩、樵舍两地车辆日渐增多的趋势,设立了芦州渡口。”新建区渡口管理站站长廖国平介绍道。2004年之前,渡口由省公路局管理,后来按照谁经营谁管理原则,转由联圩镇管理。原本以捕鱼为生的涂二学,在设立芦州渡口之后,以每年2万元的价格承包了渡口的经营权,渡口开放时间为每日6时30分至17时。
“接驳群众过江,没有具体的时间点,有需求的群众,哪怕是一个人,也会空船接群众过江。”涂二学指着渡口的公示牌,打开了话匣子:“上面专门用大号字写下了电话号码,有过江需求的群众可以打电话。”他补充道,群众过江的收费是2元/人次,20元/车次。最高峰时,一天能运送好几百人。枯水期来回一趟大约一刻钟,丰水期大约需要半小时。
眼看汛期来了,涂二学感慨道,渡船又将面临停运。停运之后,出行的群众要绕道,很不方便。“汛期超过警戒水位、恶劣天气都要停运,还有渡船维修保养也停运,一年差不多要停运3个月。”联圩镇交通站站长涂捷介绍。
只盼“东风”吹两岸
据介绍,当时联圩镇及周边地区依靠仅有的昌邑大桥过江,芦州渡口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堤顶公路的完善,芦州公路渡口的性能逐渐弱化。此外,赣江横亘在联圩与樵舍(现已纳入赣江新区管理)之间,阻碍了联圩的经济社会发展。
联圩镇后洲村党支部书记涂永生说:“联圩镇的群众都愿意将农产品卖到樵舍镇,价格比联圩一带要高。此外,赣江新区设立后,务工机会多了,附近群众过江进城务工,上班要赶渡船,下班也要赶。错过末班船,就要兜圈子。”
事实上,新建区以及联圩镇一直在谋划“渡改桥”。2008年,新建区已经完成了桥梁的设计图、环评、项目建议书等材料。据联圩镇副镇长杨振介绍,这些费用花了近200万元。但测算建设资金需要3.6亿元,争取到省市建设资金近1亿元,而地方财政需要配套资金2.6亿元。因财政紧张,项目暂时搁浅。考虑到联圩片区只有昌邑一座大桥,因此在芦州渡口上游3公里处修建了丰乐大桥。
“丰乐大桥建设资金1000万元,只是赣江支流上的一座桥,对接的是南昌县南新乡。”涂捷说,“芦州渡口在赣江主航道上,‘渡改桥’对接的是赣江新区。”
近年来,全省农村改渡建桥新建成桥梁621座,撤销农村渡口800个,惠及全省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383个乡镇、616个村,受益群众达1000多万人。目前,仍存在部分大江、大河、大湖的农村渡口亟待改渡建桥。因而,此次省交通运输厅又启动全省农村渡口改渡建桥需求调查表,新建区第一时间上报了芦州渡口“渡改桥”项目,建设原因比之前申报时更加详细――“‘渡改桥’后可撤销赣江主航道联圩芦州公路渡口,消除渡运安全隐患,方便群众出行,提升南昌主航道船舶通行能力和通行安全,打造大南昌都市圈”。由此可见,新建区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这次“东风”能早日吹到芦州渡口两岸,解决长期以来联圩一带的发展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