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渔民“洗脚上岸” 江豚湖中嬉戏

时间:2021-03-17

近年来,长江渔业资源出现严重衰退,年均捕捞产量仅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0.15%,禁捕势在必行。

同样,渔民也因“无鱼可捕”面临着转产的担忧,如何“洗脚上岸”成了悬在他们心中的疑问。

江西从养老、创业、就业、救助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解决了渔民“洗脚上岸”的后顾之忧。渔船处置完成率、渔民退捕率、适龄渔民参保率均达到100%,“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大规模刀鱼群体、江豚频繁嬉戏场景再现鄱阳湖。

◎文/图 郭静 新法制报记者戴平华

谢钦奎在餐饮公司内张贴的宣传标语

“无鱼可捕”引发渔民担忧

3月10日清晨,吃过早饭,南昌市新建区的谢钦奎和妻子骑行十来分钟来到公司,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去年,43岁的谢钦奎和几位好友一同创业,开了一家餐饮公司,向教育机构送餐。“准时上下班,有自己的办公室,闲下来还能喝喝茶、聊聊天。”谢钦奎不无感慨地说,“脚踩在地上,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创业之前,他的身份是渔民,夫妻二人每天驾驶着船,在鄱阳湖流域专职捕鱼,非常辛苦。用他的话说:“凌晨三四点就要出门,天黑了才回来,每天如此,太累了。”

“一家人都生活在小船上,捕鱼为生,孩子都没法上学读书。”57岁的渔民郭光扬回忆起捕鱼的日子,“湖面上湿气重,风也大,冬天最冷的时候,一会儿不运动,手上就会结出冰碴;夏天又热得难受,皮肤上经常晒起泡。”

令他更加后怕的是,常年在湖上生活还很危险,“涨水的时候,风浪大,小船还有被掀翻的危险”。

即便如此辛苦,渔民的收入却不高。郭光扬回忆说,工具落后的时候,一天只能打到十几斤鱼,“后来工具好起来了,一天也不过百十来斤,卖鱼的钱也仅够维持家庭生活”。

为了获取更多的捕捞收益,有的渔民不甘于现状,开始使用“绝户网”或“电毒炸”等方式非法渔具。“有时候一条船一天能捕上千斤鱼。”郭光扬说,看到有人捕的鱼多,其他渔民也跟着学,结果鱼越捕越少。

这样的境况,让渔民们也开始担忧起来,“没有鱼可捕,我们今后还能做什么,怎么过日子?”

  渔业资源衰退亟待保护

2019年,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制定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明确提到:长期以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挖沙采石等影响,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近年来长江流域年均捕捞产量不足10万吨,仅占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的0.15%,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据新建区禁捕办副主任程盛俊介绍,长期以来,非法捕捞者凭借着能“吃苦”、够凶横、工具好的特点,垄断鱼情好的水域,竭泽而渔。一些合法捕捞的个体势单力薄,无法与其对抗,只能在鱼情差的地方捕捞,为了尽量获得更高的收益,捕鱼不顾大小,渔业资源进一步恶化。

“合法捕鱼又苦又累,挣不到多少钱,又没有保障,一些年轻人干脆不干了,此消彼长,非法捕捞者越来越多。”郭光扬回忆说。

非法捕捞猖獗,让渔政执法部门也头痛不已。

“2020年以前,执法人员少,在基层没有派出机构,湖面定位又不准,常常接到举报后要两个多小时才能赶到现场,人家早就跑了。”新建区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大队大队长丁海强说,因为打击力度不强,执法很困难,很难有效治理非法捕捞。

“再这样下去,就什么都晚了。”程盛俊痛心道。

为避免渔业资源继续衰退,江西省印发了《全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我省水生生物保护区将进行永久禁捕,长江干流及鄱阳湖区将进行为期10年禁捕。”

  以转产就业推动禁捕退捕

一方面,长江流域渔业资源枯竭,大范围、长时间的全面禁渔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渔民“无鱼可捕”,大范围、长时间的禁捕对他们而言,意味着没有了生存的条件。如何处理这个难题,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据省禁捕办有关负责人詹书品介绍,我省从政府补助、养老保障和转产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做到“妥善解决禁捕后渔民的生计”。

“16岁至60岁的专业渔民参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补助标准;兼业渔民按照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最高档次,发放15年补助。”詹书品说,已年满60岁的渔民,通过社保卡逐年发放养老生活补助至补助年限届满为止。

根据《江西省重点水域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指导意见》,对有就业意愿的渔民,主动对接社会用工需求,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至少提供3次职业介绍;对有创业意愿的渔民,帮助申请享受政策扶持,跟踪指导创业;对困难渔民,开发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给予临时生活补助。

退捕转产的扶助政策让渔民感受到了温暖,也促进了渔船、渔具的回收工作。以谢钦奎为例,因为渔船、渔网的回收实行折旧计价估值,使用年限不足整数的均按照整数就高计算,他便主动上交了几条渔船,“回收价格比市场价还高”。

詹书品说,全省回收退捕鱼船3.59万艘、回收各类网具1.64万吨,发放回收补偿资金6.64亿元,渔船处置完成率高达100%。

2.14万户渔民“洗脚上岸”

“如今,每月可以享受到4356元养老补助,其他兼业渔民每月则可享受到3000元养老补助,解决了退捕的后顾之忧。”郭光扬笑言,“日子好起来了。”

詹书品表示,在建档立卡的2.14万户退捕渔民中,已为其中符合条件的6.3万人办理了养老保险,发放养老补助9.38亿元,实现了适龄渔民参保率100%。

“要不是政府帮助,熬不到现在。”谢钦奎感叹道,新建区就业局提供了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但因为疫情影响,一度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政府又为我们提供了10万元的扶助款,才顺利渡过难关”。如今,他的公司越办越红火,已解决了25位退捕渔民的就业问题,“今后还要招聘更多退捕渔民”。

新建区南矶乡的渔民贺翠园和几位朋友开办了一家超市,获得了1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这笔钱缓解了疫情的影响,现在超市的年收益已经达到了50万元,有8位渔民在超市就业”。

在九江都昌县,渔民邵继成带领退捕渔民筹资建设了水养殖示范基地,“总投资300万元,其中退捕转产项目扶持资金有140万元”。

据统计,2020年以来,全省人社部门举行退捕渔民专场招聘活动178场次,提供职业介绍6.69万人次,已帮助5.18万名退捕渔民实现就业,占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退捕渔民的99%,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因为熟悉鱼情,退捕渔民郭光扬成为护鱼队员,从捕鱼人摇身变成了护鱼人,每天不定时在湖面上巡逻。据统计,全省共有1217名退捕渔民走上了公益性岗位,成为护鱼队员。

据了解,我省扶贫部门帮助1408户贫困户、19户边缘户转产就业;民政部门则将符合条件的2784名退捕渔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对354名困难退捕渔民发放救助金33.06万元。

“目前已实现了2.14万户渔民全部‘洗脚上岸’。”詹书品说。

全面禁捕以来,科考人员时隔17年,在鄱阳湖再次发现大规模刀鱼群体。令郭光扬感慨的是,湖面又能频繁看到江豚结对嬉水的场景,这让他“想起了许多年前的鄱阳湖”。

  • 上一篇:数字江西“赣服通”基于OceanBase实现业务创新和服务升级
  • 下一篇:安义塘口村41年党龄老支书退伍不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