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丽 徐瑞春 本报记者 刘之沛
3月10日,记者走进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洋田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本厚厚的《留守儿童档案》格外引人注目。档案里详细记录了留守儿童的姓名、住址、家庭情况等。档案的记录者,是54岁的村干部兼儿童福利主任李厚本。
“洋田村现有留守、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100余名,为掌握这些孩子的实时情况,我每年要跑遍留守家庭,随着年纪大了,怕记混,便记了这本档案。”李厚本告诉记者,10余年来,李厚本把守护留守儿童的重担时时扛在肩上,用浓浓的爱温暖着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在他的守护下,洋田村10余年来未出现一个辍学的孩子。
“对于家里只有老人看护,事实无人抚养的孩子,我会特别关注,只要有时间便会上门看看,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李厚本时常会拿起《留守儿童档案》翻一翻。“留守儿童最缺的是亲情,最期盼的还是亲情……”李厚本告诉记者。
南溪村的张鑫是李厚本比较关注的孩子之一。张鑫今年16岁,父亲2015年因车祸过世,母亲常年在外务工,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家庭的变故让张鑫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初二那年便想辍学。“多亏李会计不厌其烦地上门做工作,陪着孩子谈心聊天,讲励志故事开导他,不然这孩子不知道会变成啥样。”张鑫母亲李春兰感激的话说不完。在李厚本的劝导和帮助下,张鑫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重返学校读书,性格也开朗活泼了许多。
李厚本说,对待留守儿童要比对自家孩子更有耐心,要承担起代理家长的职责;心理的疏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到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才能帮助到他们。
去往孩子们家的路并非坦途,泥泞、爬坡、涉水……李厚本用双脚丈量自己和孩子们心与心的距离。“孩子留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我只是尽自己绵薄之力让他们感受温暖。”李厚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