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江西援沪吉安医疗队:让井冈山精神在战“疫”中焕发光彩

时间:2022-04-22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陈若薇、记者卜玉莹报道: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4舱有将近1500张床位,其中780张床位由江西援沪吉安医疗队负责。4月19日,江西援沪吉安医疗队接管方舱已有14天,这十几天来,他们从零开始,规划病区、护理患者、安抚情绪,践行着医护人员的使命,让井冈山精神在援沪战“疫”中焕发光彩。

临危受命 重新规划方舱病区

4月3日上午,组建援沪医疗队的消息传达到江西省医疗系统一线。党员优先、主动报名,吉安市迅速拉起了一支由精英医护组建的队伍。总数为169人的江西援沪吉安医疗队中有46名党员,医疗组副组长、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外科第一党支部书记、神经外科主任沈建忠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次进入方舱的时候,我的内心非常紧张,之前只在电视里见过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很难形容这种震撼。”沈建忠说。

交接之初,患者医护总数达1800余人的方舱面临着分区混乱、援沪外地医护不熟悉工作流程、患者情绪低落等问题。来自老区的医护人员们首先对病区进行重新规划,将男女病人分区安置,同时设置了280间亲子病房,让小儿患者能得到父母的照顾。4月16日,单独划分的学习区域“方舱课堂”也投入使用,具有留学背景的患者主动担任志愿者老师,辅导孩子们完成功课。这一区域的实现,也是吉安医疗队“优质护理延伸进方舱”这一理念的实践。

具有留学背景的患者主动担任方舱课堂的志愿者老师 辅导孩子们完成功课

方舱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与医护人员的辛勤努力密不可分。最初几日,医护人员一次轮班要花费七八个小时,最长的甚至达到十个小时。但吉安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并没有被巨大的工作强度压倒,他们在下班的大巴上一起高唱歌曲为彼此打气,在完成了繁重的工作后对当天过生日的队员齐声唱《生日快乐歌》,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在他们的歌声中得以彰显。

人文关怀 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

在方舱内,患者们面临着原本的生活规律被打乱、生活空间相较而言有了一定限制等问题,他们的情绪容易变得低落。吉安医疗队护理组组长、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肖晓春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医护人员开始有针对地重点关注这部分患者。

肖晓春说:“吉安医疗队配备有心理医生,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患者,我们会开导他们,着重向他们解释新冠肺炎的原理,以避免过度的恐慌。还会建议他们加入志愿者的队伍来转移注意力。”

除了心理疏导志愿者,舱内更活跃着许多主动请缨的年轻人,他们帮助护理人员发放餐食、打扫方舱,沈建忠坦言:“如果没有志愿者,每班20名医护管理偌大的方舱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

舱内收治了一些高龄患者以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对医护人员来说,记住他们每个人的特殊护理需求就是极为重要的事。一位74岁的高龄患者平时在家缺少陪伴,三餐也较为简陋,刚进舱时甚至因为怕上厕所而减少喝水。方舱内医护人员无微不至地关怀使她大为感动,出舱前她满怀深情地向医护人员说:“我真的没想到方舱内能得到这么好的照顾,小姑娘,谢谢你们。”

除此之外,方舱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医护人员努力的痕迹。从婴儿奶粉、纸尿裤,到为学生打印学习材料;从注意各民族的饮食禁忌,到为小儿患者准备零食;从为大食量患者多备餐,到为食欲不振的患者提供更多选择……吉安医疗队以人文关怀温暖整个方舱,从患者的需求出发,践行了井冈山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最大限度服务每一位患者。

生命至上 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肖晓春今年51岁,有着31年的工作经验及20年的护理管理经验,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她对自己的职业有着神圣的信仰。

这次援沪,肖晓春展现出了当仁不让的气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海是一座红色的城市,我们也来自红色摇篮井冈山,上海需要帮助,我们革命老区的医护人员也义不容辞。”

对儿子肖名仁来说,得知此事后,既心忧又骄傲:“身为人子,我还是会担心她的安危,但是身为一名退伍军人,我对母亲的选择更多的还是自豪。”

另一位受访者沈建忠在接受采访时,正是难得的工作间隙,短短十分钟的采访,他把方舱的大事小情都介绍得井井有条。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沈建忠深知带领同志们更好完成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不仅要刻苦,更要学会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他亲身督促吉安医疗队的队员们反复练习防护服的穿脱步骤,力图每一位队员都能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完成工作。他还提出简化优化换班流程,使医护人员每班时间得到大大缩减,获得了更多宝贵的休息时间。

“我们的宗旨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只有坚持才会迎来胜利。目前出舱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二,每天病患都在有序顺利出舱。”江西援沪吉安医疗队始终相信,上海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

  • 上一篇:沪昆高速昌傅至金鱼石(赣湘界)段改扩建项目即将动工
  • 下一篇:江西明确:这类人可直接颁发相应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