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 吴美芳、记者冯训太报道:当前,农村精准扶贫成为赣鄱大地风起云涌的大事件。如何让一方子民脱贫致富,更成为全省各级政府部门上下同心的发力主题。地处鄱湖之滨的都昌县万户镇,农村青年大量外出,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等留守群体占比多,给脱贫攻坚带来了一定影响。但即便如此,万户镇推出的弘扬节俭文化等精准扶贫模式,已引发了全国主流媒体热关注。
乡情联谊微信群力保扶贫政策宣传全覆盖
针对外出人群,依托微信群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受众多等优势,以自然村为单位,都昌县万户镇通过村理事会搭桥,组建了覆盖20多个自然村的乡情联谊微信群,将每个村庄在外人员纳入群中、覆盖户数达到80%以上。
如今,万户人白天坐在家里、晚上躺在床上,通过手机随时都能“互通情况、交流情感、共商发展”。如:通过发布扶贫开发的利好政策、村庄整治的建设规划、产业扶贫的帮扶措施等,保障了在外人员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通过介绍在家乡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和不良现象,发动在外人员耐心劝导、集体倡议,不仅有效解决了村庄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难题,而且激发了在外人员捐资支援家乡的热情。
[1] [2] 下一页 尾页弘扬节俭文化扶贫力促群众观念转变
针对留守群体,在开好群众会、办好宣传长廊的同时,万户镇巧打文化牌,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乡风文明,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自建家园。
万户镇党委一位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当地弘扬节俭文化。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规定:红白喜事酒席用菜不超过17个,软中华、甲鱼等高档烟酒和菜肴一律不用,普通人情礼金不超过100元等标准,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群众普遍反映:承办酒席的费用由之前的10多万元一下减到了几万元,现在有了更多的资金用于自身发展和家园建设。
“另一方面,培育自立文化。积极与县有关部门对接,大力开展“送戏下乡”、赣戏、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在满足留守群众看戏娱乐之余,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描绘“秀美乡村、产业致富”的光明前景,弘扬“懒惰可耻、勤劳光荣”的中华美德,克服贫困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万户镇党委受访负责人介绍称。
记者了解到,万户镇推出的弘扬节俭文化等精准扶贫模式,已被江西以及外省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并成为都昌典型精准扶贫模式对外推广。
搭建“党建+”平台,力推全民参与大扶贫
以“党建+”为抓手,万户镇以贫困村党支部为依托,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知晓政策、熟悉民情、德高望重等优势,动员他们投身脱贫攻坚,着力选准配强贫困自然村村民理事会。记者了解到,目前,万户镇已组建了36个有“五老”人员参与的村民理事会,自然村覆盖率达到100%,大部分“五老”人员均为骨干成员,且已成为村庄整治、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主力军,在他们无私奉献和真情感召下,广大群众“携手共建家园、致富同奔小康”的心更齐了、气更顺了、劲更足。
首页 上一页 [1] [2]弘扬节俭文化扶贫力促群众观念转变
针对留守群体,在开好群众会、办好宣传长廊的同时,万户镇巧打文化牌,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乡风文明,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自建家园。
万户镇党委一位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当地弘扬节俭文化。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规定:红白喜事酒席用菜不超过17个,软中华、甲鱼等高档烟酒和菜肴一律不用,普通人情礼金不超过100元等标准,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群众普遍反映:承办酒席的费用由之前的10多万元一下减到了几万元,现在有了更多的资金用于自身发展和家园建设。
“另一方面,培育自立文化。积极与县有关部门对接,大力开展“送戏下乡”、赣戏、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在满足留守群众看戏娱乐之余,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描绘“秀美乡村、产业致富”的光明前景,弘扬“懒惰可耻、勤劳光荣”的中华美德,克服贫困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万户镇党委受访负责人介绍称。
记者了解到,万户镇推出的弘扬节俭文化等精准扶贫模式,已被江西以及外省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并成为都昌典型精准扶贫模式对外推广。
搭建“党建+”平台,力推全民参与大扶贫
以“党建+”为抓手,万户镇以贫困村党支部为依托,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知晓政策、熟悉民情、德高望重等优势,动员他们投身脱贫攻坚,着力选准配强贫困自然村村民理事会。记者了解到,目前,万户镇已组建了36个有“五老”人员参与的村民理事会,自然村覆盖率达到100%,大部分“五老”人员均为骨干成员,且已成为村庄整治、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主力军,在他们无私奉献和真情感召下,广大群众“携手共建家园、致富同奔小康”的心更齐了、气更顺了、劲更足。
首页 上一页 [1] [2]弘扬节俭文化扶贫力促群众观念转变
针对留守群体,在开好群众会、办好宣传长廊的同时,万户镇巧打文化牌,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乡风文明,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自建家园。
万户镇党委一位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当地弘扬节俭文化。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规定:红白喜事酒席用菜不超过17个,软中华、甲鱼等高档烟酒和菜肴一律不用,普通人情礼金不超过100元等标准,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群众普遍反映:承办酒席的费用由之前的10多万元一下减到了几万元,现在有了更多的资金用于自身发展和家园建设。
“另一方面,培育自立文化。积极与县有关部门对接,大力开展“送戏下乡”、赣戏、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在满足留守群众看戏娱乐之余,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措施,描绘“秀美乡村、产业致富”的光明前景,弘扬“懒惰可耻、勤劳光荣”的中华美德,克服贫困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万户镇党委受访负责人介绍称。
记者了解到,万户镇推出的弘扬节俭文化等精准扶贫模式,已被江西以及外省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并成为都昌典型精准扶贫模式对外推广。
搭建“党建+”平台,力推全民参与大扶贫
以“党建+”为抓手,万户镇以贫困村党支部为依托,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知晓政策、熟悉民情、德高望重等优势,动员他们投身脱贫攻坚,着力选准配强贫困自然村村民理事会。记者了解到,目前,万户镇已组建了36个有“五老”人员参与的村民理事会,自然村覆盖率达到100%,大部分“五老”人员均为骨干成员,且已成为村庄整治、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主力军,在他们无私奉献和真情感召下,广大群众“携手共建家园、致富同奔小康”的心更齐了、气更顺了、劲更足。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