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生态企业落户 村民边赚工钱边收地租(图)

时间:2017-07-25

■邹伟清、记者何琪 文/图

中国江西网讯 新余市九龙山乡黄田村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小山村,长期以耕种水稻为生。近些年来,村“两委”一班人以危房改造为契机,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走绿色发展之路,带领村民逐渐脱贫致富。全村540户、1876人绝大多数摆脱了贫困,目前只有贫困户13户、33人,将按计划全部摘掉穷帽。

孩子们在村里骑车畅玩

危旧房改造成靓丽小楼

盛夏季节,记者走进新余市仙女湖区九龙山乡黄田村居民李新民家里,李新民热情迎了上来,领着记者参观起他的家,平板电视、组合沙发、空调、冰箱等家电、家具一应俱全。

李新民告诉记者,以前他们一家住在2间已有50多年历史、又矮又破的危旧房里,得益于国家对九龙山乡民居进行改造,拆旧建新,实现了安居梦。他家房子有三层200多平方,一楼做餐饮,二楼可供住宿,一般周末的时候人比较多,旅游旺季一天能有十几桌,一年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像他这样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在集镇或景点周边开农家乐增收致富的村民还有几家。

2011年,黄田村以全乡危房改造为契机,投入700余万元,对全村13个村小组和所有村民房屋进行“小而精、小而美”整体改造,完成了村内道路、管网、绿化等建设。

关停矿产企业 发展生态农业

李新民家的变化,只是九龙山乡黄田村危旧房改造带来可喜变化之一。

黄田村矿产资源丰富,在2010年,村里先后兴办了3个铁精粉加工企业,年利润达近35万元;同时引进2家知名企业,使得村级集体经济突破60万元,还解决了150余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黄田村委主任周云平告诉记者,由于企业过度开采,导致山体破坏和环境污染。为此,村“两委”班子痛定思痛,决定放弃矿产加工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这意味着,村集体经济60万元将没有了,还将有150余名剩余劳动力面临没事做,许多村民很不理解,提出反对意见。于是,村“两委”干部挨门逐户做工作,告诉村民黄田村最值钱的就是这片青山绿水,守好了会为村里引来金凤凰。

果不其然,2013年,黄田村组织村民进行高产油茶种植,种植面积达800余亩,户年平均增收2000余元。2016年初,两位外地老板相中了黄田村得天独厚的环境,到这里从事农业开发。“开昂”与“禾纵”两家生态企业相继落户黄田村,流转土地1000亩,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种植雪莲藕和有机大米,农户每年不仅可以按500斤水稻/亩价格收取租金,还可以在农业企业务工,每天至少可拿到100元,其中有25名贫困户长期在基地务工,带动他们就业增收。

  • 上一篇:林下产业铺就脱贫致富路
  • 下一篇:婺源两男子景区偷树 当地森林公安守株待兔当场擒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