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溺水事件频发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引关注

时间:2017-04-13

■记者王敏君/文

中国江西网讯11日下午信江边上的傍罗大桥,暴雨如注,河水猛涨。傍罗中学六年级的学生小张呆呆地望着汹涌的河面,昨天一起玩耍的两个小伙伴已不见了踪影……12日下午,记者从当地蓝天救援队获悉,目前这2名失踪学生的遗体已经打捞上来。这是上饶市近日又一起学生溺亡事件。8日,上饶广丰区永丰中学6名学生在下溪街道甜坑弄水库游玩时,其中2人下水游泳不幸溺水身亡。

悲剧频频上演,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溺亡事件的背后谁是“罪魁祸首”?到底如何根治?

探因:农村成溺亡“重灾区”

查看去年上饶市发生的溺亡事件,记者发现,众多溺亡悲剧常常发生在农村的江河、水库等野外水域,而悲剧的主人公大多是疏于照看的留守儿童。

活动场所匮乏、安全监护缺失、家长监护缺位等成为农村孩子溺亡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他们的父母都去城市打工,孩子在家,只有年迈的老人照看,他们经常会去河塘抓鱼或游泳,农村的男孩也更野一点。”在铅山县开店的陈师傅对记者说:“我天天要做生意,照顾孩子的时间很少。”

“每学期都有安全教育,每个礼拜也有班会课,我们都会重点强调安全问题。”铅山县一名中学老师表示,家长要对孩子的安全问题更上心,这名老师说,农村的留守儿童较多,家长疏于照顾可能是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

举措:社会、家庭与学校共架“保护伞”

据了解,近年来,上饶各级教育部门每学期都要下发《致全市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并要求家长在信上签字承诺;上饶各县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防溺水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安全课、知识竞赛、警示教育等方式,集中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增强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老师要多耐心教育,让学生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家长应尽量安排家人朋友照管,培养孩子游泳自救技能;市民若看到有孩子在危险水域游泳、戏水,请务必驻足,劝说孩子离开。

这样社会、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架起“保护伞”,孩子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信息日报
  • 上一篇:南昌九州高架桥一轿车自燃 火光燃亮夜空
  • 下一篇:鹰潭海关积极助推“铜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