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江西首个伊朗金矿项目试投产

时间:2017-08-17

■丛宝华、记者沈冠楠/文

中国江西网讯 伊朗的2月,正值中国新春佳节,彼时,在雪花纷飞的库赫塞汉特高原,有一群来自江西红土地上的地矿人,仍然奋战在建设一线,他们用一腔热血,谱写着现代丝路上的传奇故事。

6个月过去,雪消冰融,这片原本人迹罕至的土地也历经翻天覆地的变化,荒芜的山头被一座座现代化的工业棚屋所替代,高精度的仪器被运到这里,原始的矿石被粉碎、球磨,重选、浮选,脱水变成黑黑的金精矿,金精矿运回国内冶炼后将变成一块块黄灿灿的金条。这就是江西省在伊朗的首个自主开发的金矿项目――夏拉夫阿巴德金矿建设项目。据介绍,该项目8月底将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到1.2亿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金矿开发建设历经15个月,江西地矿人又一次展现了奇迹般的江西速度。

2005年的一次调查发现可观金矿

从20世纪90年代起,江西省地矿局跟伊朗国家地调局建立合作关系,自此,伊朗的一些地质项目中经常能看到江西人的身影。 吴俊华也是其中之一。2005年,担任江西省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省地矿局下属国企)董事长的他和公司常驻伊朗的地矿高级工程师董炳辉前往伊朗调研,在伊朗国家地调局介绍的几个金矿区中,他敏锐地察觉到,在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内某地带可能“有点情况”。

当年6月,江西伊达矿业有限公司(省地矿资源公司的海外子公司,以下简称“伊达矿业”)应伊朗国家地质调查局邀请参与这一名为“夏拉夫阿巴德”的金矿开发。

2007年,伊达矿业拿到探矿权,2008年,提交了该金矿区域的勘查报告,吴俊华和同事们发现,在黄土覆盖的矿山下,是一座走向长大于600米、垂深大于165米的“弓”字形金矿体,矿体平均厚度3.21米,品位(含金量)平均6.87克/吨,预计资源储量大于10吨,这个资源储量在国内属于中型金矿。矿区的外围有大量金的矿化区尚未勘查,矿山开发后,伊达公司将进行外围补充勘查,争取把矿山资源储量变为大型矿区。

“这绝对是一个很高的品位了”,吴俊华告诉记者,在国内,同样开发条件是金矿品位在1~1.5克/吨可以赢利,大于2克/吨的矿大家都抢着去开采,而这座金矿品位达到了6.87克/吨,意味着其质量要比国内一般的矿山好上3倍。

自己开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矿床勘查出来了,吴俊华却犯了难。“我们取得探矿权后,也就拿到了矿资源的所有权,再利用先进的仪器打钻,探测地下哪里有矿资源,而开发矿业方面是矿山企业的强项,比如我省的江铜、江钨等,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在国内,地勘单位找到矿以后,一般将股权或者矿权转让给别人,我们回炉资金后继续找矿,可伊朗的情况不一样。”

吴俊华告诉记者:“一开始,我们自己不敢开,别人也不敢买,因为很多国内外企业对伊朗都比较陌生,再加上商贸理念不同、当地政策的多变以及国际上的不确定性,这个项目存在较大的风险”。眼看着5年采矿权到期,他心里很着急。2014年6月,他组织人员对矿山进行试采矿,截至目前已累计采矿达2万吨,顺利办理了采矿权延期。

取得一些经验后,2016年5月,在省地矿局支持、省商务厅的帮助下,吴俊华终于决定,要做江西国有投资在伊朗黄金开发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正式启动伊朗夏拉夫阿巴德金矿开采项目。彼时,伊达矿业与伊朗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伊朗金开旺公司,中国人具有绝对控股权(72%)和完全独立管理权。

2016年9月,海拔2000米高的库赫塞汉特高原上,秋风送爽,选矿厂基建工程正式动工,几个月后,全套来自国内的选矿厂流水线设备通过大不里士海关,来到了异国他乡的同伴身边……

创伊朗有色金属矿山建设“之最”

时间到了2017年7月,萨兰德峰雪融冰消,草长莺飞,湛蓝的天空明媚清丽。蓝天下,是一座座现代化的工业厂房,化验室、低压配电室、粉矿仓、球磨……在崇山峻岭间,一条蜿蜒的矿区公路沿山而上,气势昂然。这时的夏拉夫阿巴德金矿建设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8月底正式投产,这距离项目进驻不过15个月时间,距离正式动工也仅过了一年。通常国内同等规模金矿的开发建设时间在2年左右,夏拉夫阿巴德金矿建设项目15个月的工期,着实是一个不小的突破。而这一速度在伊朗的矿业史上,创造了有色金属矿山建设的速度之最,被伊朗矿业界誉为“一带一路”上的“中国速度”。

7月27日,伊朗工业矿业及贸易部副部长贾法里-萨拉艮尼来到夏拉夫阿巴德金矿项目建设现场参观。贾法里-萨拉艮尼对中方团队主导矿山的建设速度及工程质量非常满意,希望选矿厂尽快投产,并支持其扩大在伊朗矿业领域的投资。

据介绍,该项目8月底将全面投产,投产后,每年可生产10000余吨高品位金精粉,全部发往国内销售,按目前金价计算,预计年产值可达1.2亿人民币,将取得可观效益。

幕后

为山区小学装暖气 “暖冬”善举被点赞

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和环境进行矿业投资,如何控制风险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项目要征用土地,土地征用需要所有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当地村民签字,因此,获得他们的认同是极其关键的”,吴俊华告诉记者,为了做到这点,项目一方面用工大量使用本地人,安排30多位当地的村民到矿里就职,并专门聘请当地送水员,一方面积极建立良好和谐的社区关系。

马莎那迪村在夏拉夫阿巴德金矿行政所辖区内,这个位于海拔约1700米的山区地带的山村,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5℃。由于村里经济条件有限,多年来该村小学缺少取暖设施,学生们只能坐在冰冷的教室里上课,遇到下雪或寒潮袭来,只好临时停课。

在矿区负责的伊达矿业总经理王庆民了解到学校一直没有暖气,主动与瓦尔扎甘市教育局、村委会沟通对接,压缩项目部办公经费,挤出部分资金,帮村小学完成天然气通气工程,解决冬季供暖问题。

2016年11月5日,瓦尔扎甘市教育局及村委会举行了隆重的煤气供暖工程开通仪式。王庆民作为贵宾应邀出席,仪式上,王庆民亲手点燃象征着中伊人民友谊的希望之火,还为每位同学带来了一份装着学习用品的礼盒。学生们坐在温暖如春的教室里,看着崭新的文具,别提多高兴了。

大雪封路紧急救援 两国人民共植友谊树

31岁的拜敬国在公司担任翻译工作。今年1月9日13时许,刚吃过午饭的拜敬国接到一通瓦尔扎甘市政府(项目所在市)打来的求助电话,称其附近一村庄有位重病患者,急需从医院救治,但由于大雪封路,车辆无法通行,请求援助。

情况紧急,拜敬国马上向公司总经理王庆民请示。“救人要紧!”王庆民迅速下达命令,先停下矿区的工作,抽调矿上唯一一台铲车赶赴现场,以最快速度打通被雪封住的道路。经过10多个小时的奋战,被冰雪覆盖的生命之路终于贯通,凌晨时分,急救车载着病人向市医院疾驰而去,在医生的全力救治下,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1月10日,瓦尔扎甘市政府通过官方网络平台就此事发布嘉奖令,并配发颁奖图片,引起全市民众的关注,转发不断,好评如潮。

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开工后,中国团队协助瓦尔扎甘市政府清雪除障、应急抢险就达7次,工作时长超过100小时。

3月11日,瓦尔扎甘市资源局局长率队,专程给矿上送来40多棵树苗,与公司员工一起种下象征中伊友谊的桑树、柏树,浇水灌溉,共同祝福,愿友谊之树长青。

王庆民告诉记者,由于项目团队措施得当,与周边村民的关系和谐共处,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上一篇:信用能生“金”
  • 下一篇:江西经济新动能加速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