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其中包括省会城市南昌。
4月24日,记者从南昌市城管委了解到,该市正酝酿和筹备《垃圾分类处理方案》,推动建设大型生活垃圾转运中心。
部分小区并无分类垃圾桶
社区作为居民垃圾的第一道“关卡”,垃圾分类实行的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4月21日,记者走进南昌市一些小区,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调查。观察发现,每个小区外的主干道上都设有分类垃圾桶,但部分小区内并无分类垃圾桶,分类设施不完善。
一些老小区,并没有物业管理,甚至连小区名字都没有,由于小区陈旧、设施跟不上,垃圾处理基本谈不上分类。民巷社区管辖的子固路131号就是个“无名小区”,旧式楼房商铺侧面的楼梯上的平台上摆放着四个垃圾桶,垃圾桶外也堆着垃圾,厨余、生活垃圾等都混在一起,气味很难闻。
不仅老旧小区垃圾分类设施不全,一些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同样没有摆放分类垃圾桶。西湖区中山西路的滨江首府、西湖区新洲路的中山壹品、东湖区沿江北路的红原新城均没有摆放分类垃圾桶。
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
然而许多小区虽设有分类垃圾桶,却形同虚设。当日记者在广润门二区看见一中年大妈直接把一堆厨房垃圾丢进了可回收垃圾箱。她的说法是“丢个垃圾还分类,那多麻烦。”
烟筒巷社区管辖的广润门一区摆放了多个分类垃圾桶,并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宣传标语”。但记者观察发现,垃圾桶内的垃圾并没分类,甚至有居民把垃圾堆在垃圾桶边。
由于市民没有垃圾分类意识,分类垃圾桶失去原本的价值。“曾经是分类垃圾桶,但市民也不对垃圾分类,索性就当作普通垃圾桶用了。”中山佳苑物管工作人员说。
与广润门街办合作的清洁服务公司的朱姓工作人员表示,广润门居民区本有210个垃圾桶,计划设置400多个分类垃圾桶,广润门一区是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已设置了好几个分类垃圾桶,但效果并不佳。
采访中,居民表示,宣传标语形式太老旧,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没深入人心。“还需要一些精神加物质的鼓励。”吉水仓社区一工作人员也说道:“没有有效的奖惩措施,自然就没有促进作用。”
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研发滞后
垃圾分类的过程中,解决好“市民投放”这一关就行了吗?采访中,烟筒巷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即使小区里能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投放,最后环卫部门也是统一运输填埋,无法对接。
南昌市城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之所以会出现前端分好类、后端一锅烩的现象,是因为当前各地对生活垃圾的处理环节,主要采取填埋、焚烧的方式,都是粗放处理。
24日下午,记者来到里洲垃圾中转站。中转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都没进行分类。
西湖区环卫清运公司的一名戴姓负责人说,垃圾分类成本太高了,“南昌有两个垃圾处理场,一个填埋一个焚烧,西湖区有十几个中转站,一个中转站配一辆车,把垃圾送至较近的麦园垃圾处理场处理,来回路程50公里,一天跑五六趟,你算算,一旦分类,恐怕要加至少一倍的人和车。”
麦园垃圾处理场工作人员称,南昌市垃圾处理场仅有焚烧和填埋等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垃圾分类处理工艺设备研发滞后。
正酝酿和筹备《垃圾分类处理方案》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积极探索特许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专业化服务公司。推动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导的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技术研发基地,提升分类回收和处理水平。
针对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南昌市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2月10日,在南昌全市城管系统“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整治工作部署大会上,也透露出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点滴信息。当日,南昌市城管委负责人在部署2017年工作思路和要点时就提到,以安全规范为前提,抓实五类行业监管,这其中就包括垃圾处理。这名负责人说,继续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与环保等部门联动,建立垃圾处理在线监测,加强垃圾处理监管,保持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推动南昌市生活垃圾新技术推广的力度和第二座餐厨垃圾处理场的建设,提高餐厨垃圾收集率,启动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
同样,建设大型垃圾分类中心,也列为南昌市城管委办好十件工作实事中的一件。
南昌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垃圾分类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需要协同合作,没有设施,没有意识,没有配合是无法完成的。这名负责人还表示,南昌市城管委准备出台一个《垃圾分类处理方案》,这个方案在初步拟定阶段,经过审批和开会通过后会公布。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金路遥 见习记者张瑞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