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全媒体记者叶伟
中国江西网讯一个是北京国画大师,一个是经商的女老板,丈夫刘新国和妻子叶晓燕被江西山村所吸引,抛开大城市的生活,远离喧嚣,在山村里换了一种生活方式:喂鸡劈柴、洗衣做饭、种耕菜果、开荒拓地……
“这里就是世外桃源,春天花开花谢,秋天丰收果实……”在商海里驰骋多年的叶晓燕告诉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如今江西已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夫妇二人在萍乡湘东区麻山镇汶泉村租了地,地里有桃树、枣树、柿子树和梨树,还挖了鱼塘,过起了田园生活。
实际上,和刘新国夫妇一样迷上江西田园生活的,还有来自中山大学的副教授钟稚鸥、中英跨国爱德华夫妇等等,他们早已在江西彭泽、婺源等地“归隐田园”……
刘新国叶晓燕夫妇
“这里是一个世外桃源”
“你们肯定不相信,我之前从来不知道花生长在地里,到现在,我自己嫁接果树、施肥、打农药,已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妇了。”早年在深圳做外贸、开工厂,在商海驰骋多年的叶晓燕,如今和丈夫刘新国定居在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汶泉村。叶晓燕告诉记者,她在汶泉村租了一大块地,地里种上了果树,有桃树、枣树、柿子树和梨树,还挖了鱼塘,养了好多鱼。
叶晓燕告诉记者,五年前,她和丈夫刘新国来到汶泉村考察时,被这里的山水吸引,于是她决定长居此地,用双手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城市生活的喧嚣,令我对田园生活产生了向往。”叶晓燕说。
“云雾在山涧迷离游荡,霞光将丛林浸染,青黛粉黄,光彩流转。这里有山有水,空气清新,小桥流水,是一个世外桃源。”叶晓燕说到如今的生活,充满幸福感,她说,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她的丈夫刘新国。
说话间,长发飘飘、充满艺术家风范的刘新国走了过来,这位来自北京的国画大师,画的牡丹被人民大会堂收录,他同样满脸洋溢着幸福,“爱人喜欢这里的美丽山水,我也就从北京来到这里定居了”。
“我一直渴望过田园生活”
叶晓燕说,如今她的生活很充实,喂鸡劈柴、洗衣做饭、种耕菜果、开荒拓地……因为刘新国还要画画,所以她基本包了家务活。
“坐在小屋门前,看看满绿的世界,发发呆,再晒晒太阳,是每日必须享受的内容。”叶晓燕告诉记者。“我画画的时候,有小鸟飞到我的桌子上,静静看着我,生怕打扰我。”刘新国笑着说道。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对从北京大城市来的夫妇,刚到这里生活时,当地的村民还以为有好大的工程要做,会经常到果园里面来揽工,结果这对夫妇居然是来过农民生活的。
“这里的民风很淳朴,去年涨水内涝,果园差点被淹了,还好村民纷纷帮忙疏通管道。丈夫喜欢交朋结友,平时家里常有三五好友来访,我一个人做饭忙不过来,村民们都会帮我一起切菜、烧火、做饭。”叶晓燕说道。
“我一直渴望过田园生活,梦想拥有一幢小木屋,种点新鲜的瓜果蔬菜,养些家禽,过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现在我做到了。”叶晓燕告诉记者,她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喜欢江西的山山水水和这里淳朴的乡亲。
山水美民风淳吸引了他们
实际上,还有很多和叶晓燕夫妇一样的、来自大城市的人们,喜欢上了江西的山山水水和淳朴的乡亲。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崇拜陶渊明,向往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彭泽县芙蓉墩镇一个偏僻的小山坡上,在杭州城里长大,大学毕业便到中山大学任教的钟稚鸥副教授,退休后在此开荒建房、种菜栽花,过起了春暖花开式的生活,每天的劳动间隙她还会吟诗作赋,显得那么悠然自得。
在很多人看来极其辛苦的农活,钟稚鸥却特别享受,用的、吃的都是自己地里种出来的,这样的感觉让她很欣喜,创建了以《归去来兮辞》为灵感命名的归来山庄。放眼望去,山庄内规划有序,排列整齐的花园、菜园、茶园、果园、荷塘,还有宿舍、会客厅、凉亭、素食堂等,山庄的四周被竹林和灌木林包围,这里就是别样的世外桃源。钟稚鸥还打开家门,招收村民做工一起打理山庄,一起劳动学习,以读陶渊明诗文的方式教当地村民读书识字,受陶渊明文化的洗礼和熏陶,有的村民甚至也成了能够写诗作对的“文化人”。
在婺源,中英跨国爱德华夫妇定居在此做乡下人。据爱德华夫妇介绍,2015年到婺源旅游时,被当地深厚的村落文化与绝美风光吸引。“那些老房子非常漂亮,从外面看,有高低错落的马头墙;从里面看,墙上、砖上、石头上都有精美的雕刻。”
喜欢亲近自然的爱德华称,婺源不但有众多古建筑、古民居,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到处能看到山水,没有工业污染,跟英国的生活环境很相似,希望后代能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成长”。(江南都市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