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1月9日,在北京市首届冰上专业技能人才培训活动上,工程师在北京启迪冰雪体育中心为来自北京体育职业学院等专业院校的学生现场展示了磨冰刀、浇冰等技术,为他们提供了一次零距离学习冰雪专业技能的机会。
随着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冰雪运动在中国不断升温,更多的人开始走上冰场,更多的赛事来到中国,更多的冰雪场馆拔地而起……中国冰雪运动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冰雪专业人才缺乏就是其中之一。如何填补这个缺口,将是北京冬奥会周期里的一项艰巨任务。
冰雪专业人才缺口大
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除了要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和发展冰雪产业同样是重要任务。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8)》测算,北京冬奥会大约需要8万名冰雪专业人才。
根据人才分类,除了运动竞技人才(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和科研人员),其他冰雪专业人才分为赛事运营人才、培训服务人才、创业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市场服务人才和冰雪管理人才。
受地理条件、群众普及度不高等多种因素影响,冰雪运动在我国一直处于蛰伏状态。随着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冰雪运动成为了新的热点。在消费端,我国提出了到2022年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其中直接参与(上冰上雪)的人数超过5000万人。
为了满足消费端的巨大需求,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到2022年,全国滑冰场馆数量不少于650座,滑雪场数量达到800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全国共有334片室内冰场,738座滑雪场,较之2017年有不小幅度的增长。据估算,全国滑雪场到2025年将达到1500家。
随着冰场和雪场不断增加和滑雪人数不断上涨,冰雪专业人才的缺口却日益增加。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8)》测算,到2025年,滑雪、滑冰教练需求近万人,每年需要增加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至少350人,场馆运营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也有较大缺口。
我国冰雪发展现状一览表 制图:吴凡
顶岗实习速成归来
不同于其他项目,冰雪专业人才培训周期较长、专业要求较高。例如,压雪师的培养是以小时来计算的,如果一个压雪车司机驾龄在2000小时以上,那他就是一名专业技能非常高的人才。由于我国冰雪起步较晚,要在短短4年时间里填补人才缺口,必须要“走出去”。
北京冬奥会有7个大项15个分项102个小项。比赛期间,每一个分项都需要一名专业知识和技能非常高的管理人才。为了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在2014年平昌冬奥会期间,北京冬奥组委分5批派出了41名工作人员前往平昌冬奥组委进行1~4个月不等的顶岗实习,全面参与赛事组织和运营。同时,北京冬奥组委还派出了观察团赴平昌考察学习。
等到学成归来,顶岗实习人员和观察团分别举行了报告会,向北京冬奥组委介绍学习成果,并根据北京冬奥会的具体情况将其转化为切实可用的经验。此外,根据国际奥委会的流程,平昌冬奥组委在圆满完成办赛任务后也将其办赛经验分享给了北京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
在走出去的同时,北京冬奥组委面向全球招聘英才,以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目前,北京冬奥组委已完成多轮招聘,吸纳了媒体运行、规划建设、市场开发、技术、法律、交通、医疗、采购、物流、餐饮、住宿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
体育院校须加快人才培养
如果说顶岗实习能在短期内见效,体育院校加强冰雪专业人才培养则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冰雪人才不足的问题。在北京市首届冰上专业技能人才培训现场,北京体育职业学院院长石风华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冰雪专业人才现在确实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未来,随着冰场和雪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相关专业人才的缺口会更大。”
据石风华介绍,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在2016年首次招收冰雪运动专业的学生。“当时,我们开设的是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冰雪运动服务与推广方向的课程。我们聘请了18位校外专业人才担任教师,再加上我们的师资力量,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目前,首届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已经被一抢而空。”
其实,不仅仅是北京体育职业学院开始培养冰雪专业人才,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等体育专业院校均开始培养冰雪专业人才。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了冰雪运动学院,与哈尔滨体育学院共同培养人才;首都体育学院则在体育教育、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康复及新闻学等专业下新增冰雪运动方向,着力培养冰雪专业人才。
不过,这些体育院校也面临专业师资缺乏的问题。在石风华看来,校企合作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法。“我们的滑雪老师是来自红花滑雪学院的国际级教练,滑冰教练则来自世纪星俱乐部。通过校企合作,以师徒制的培养方法,学生的专业课程都在企业完成。这样既能减少人才培养成本,也能培训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