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花5万多元收集2000多枚沈阳的厂徽和校徽,为了省钱收集这些东西,他把烟酒都戒了,他说,“我在工厂干了一辈子,就想给后人留下点老工业区的念想。”
家人最初并不理解,退休前每到周末就骑着自行车往沈阳古玩市场旧物市场跑,家也顾不上,可是当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些厂徽回忆起当年的一些事情时,家人也慢慢接受,现在连12岁的外孙子也已经爱上了这些厂徽历史。
张景振说,“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老沈阳,如果将来政府需要,我会把这些厂徽无偿捐献给政府。”
师傅的一次赠与让他爱上了搜集厂徽
张景振退休前是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沈阳化工厂)的老职工,从1980年开始就在那工作。他师傅在1948年就已经进厂工作,在他师傅退休的时候赠送了他两枚沈阳市政府胸章,他很是喜爱,外加师傅的一句话让他记忆深刻,“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1985年前后,他们厂子做了一枚厂徽,里面包含着厂子文化及商标,“当时特别感动,我们那代人的思想就是,厂子就是我们的家,当时别上厂徽特别自豪,我就想得把它传承下去。上世纪90年代,沈阳市铁西区很多厂子陆续向西迁移。作为一名老工人,我就在思考,工厂不在了,什么才能给我们这些老工人留下一些念想,也就是这些厂徽了,从此我就着迷于这行的收藏。”一边看着这些厂徽,张景振回忆起当初的一些美好。
30多年搜集2000余枚
从此,张景振就是沈阳古玩市场和旧物市场的常客,每到周末他就会骑着自行车在穿梭于此,有的时候两三个月才能搜集到一枚厂徽。他记忆最深的一次,一个很冷的冬天,他家住在皇姑区明廉附近,他了三个小时自行车到大东区一个古玩市场,骑了一路他很渴,可是拿起水杯时已经冻成冰。他就这么渴着半天没喝水。“这么多年为了省钱,一直去哪都是骑自行车,坐车太费钱了。”
甚至于为了省钱,他把烟酒都戒了,就是为了把省下来的钱买厂徽和一些书籍。“只有通过书籍了解这个厂子的历史,你才能真正懂得厂徽图案的含义。”
30多年,他搜集了2000余枚厂徽和校徽,这些都是曾经沈阳的辉煌,一共花费了他5万余元,他表示,“我从来不后悔爱上这一行,很多人都问我,沈阳有这么多工厂吗?如果我不搜集,我也无法证实沈阳当初工业的发达。”
张景振家一面墙上挂满了这些厂徽,每拿起一枚厂徽,他都能讲出此厂子的辉煌历史。
12岁外孙也能侃侃而谈这些厂徽历史
张景振的妻子宋凤琴介绍,当初她也抱怨,“天天去古玩市场不顾家还花钱,我也很不理解,但他搜集的多了,一些好友过来都能根据这些厂徽想起当年的事,我也觉得留点念想也很好,也就慢慢支持了。”
更让他没想到如今12岁的外孙子也很喜欢这些厂徽,每天一有时间就过来听他讲厂徽历史,还把了解到的东西分享给同学们。“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用厂徽留住铁西老工业区的历史是我最大的心愿,如果将来政府需要,我会无偿把这些厂徽捐赠出去。”张景振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沈阳的工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