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缮有啥工艺?让我们到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地一探究竟吧。
5月11日,辽宁省首项文物保护工程公共示范和观摩体验活动在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地启动,来自新闻媒体的20余位记者作为首批观摩体验者参加活动。沈阳故宫博物馆表示,今后还将组织类似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古建筑修复的传统工艺。
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程2月20日开工,计划10月30日竣工。
本次公共观摩体验活动首先对观摩者展示讲解阐述了对国内外基于文物价值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并总体介绍太庙修缮工程范围和修缮工艺。现场展示了"披麻"、"做口线"、"挑脊"等古建筑修缮工艺。
"披麻"是古建筑地仗工艺的重要施工步骤,是用麻和油满等材料来加固、塑造古建筑物中的梁、枋、柱等大型木材制件的一种手段。
梁、柱等大型木质构件所用涂料是以发酵的动物血、桐油、面粉、砖灰等混合而成,使用时在木构造表面分层涂刮。
为了防止龟裂剥离和增强地仗的拉力,涂刮过程中通过披覆麻的方式进行加固。
施工人员用工具按压已经披覆上的麻,让涂料和麻浸透。
"做口线"即门窗框地仗的直线脚,地仗时用直角形工具勒将地仗的油灰出线脚,保证线脚坚挺、清晰。
"挑脊"又做"调脊",是屋面脊砌筑过程。
从墙体上拆下来的旧砖按编号标签,修好梁柱后按原位砌好。
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介绍,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程是国家文物局重点工程,于2019年2月20日开工,计划2019年10月30日竣工。工程主要解决墙体歪闪及裂缝、屋面渗漏、结构歪闪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同时保证建筑群益寿延年。
在文物保护工程开展过程中开展公共观摩体验活动,是在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改变施工现场传统的"封闭式""隔绝式",改为"开放式""通透式",让公众看得见,甚至摸得着、能参与,了解文物工程的施工工艺、构件名称、制作方法等等,充分发掘和利用在工程施工阶段文物的独特价值。
同时,由于公众的角色一方面是参观者,另一方面又是监督者,有利于提高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质量水平。
"沈阳故宫博物馆今后还将组织类似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古建筑修复的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