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省达标天数比例为77.6%,相当于全省平均好天儿有284天,相比2015年,好天儿增加23天,达标天数上升5.1%。除臭氧外,其余5项污染物浓度同比均下降,辽河流域水质由中度污染好转为轻度污染。
昨天是世界环境日,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发布2016年度《辽宁省环境状况公报》。2016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辽河流域水质由中度污染好转为轻度污染;近岸海域水质以优良为主;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等级为好;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为良,较适宜居住。
空气质量 PM2.5、PM10年均浓度均下降
2016年,全省平均环境空气质量变好,14个地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分别为15.8%和61.8%,合计达标天数比例为77.6%,相比2015年提高5.1%。重度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2.0%,同比降低2.0%。
全省城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分别为46微克/立方米、79微克/立方米、34微克/立方米、31微克/立方米,PM2.5和PM10分别超二级标准0.31倍和0.13倍,SO2和NO2年均浓度符合二级标准;
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平均为155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平均为2.0毫克/立方米,均符合日均值二级标准。
与2015年相比,除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同比上升外,其余5项污染物浓度同比均下降,PM2.5、PM10、SO2、NO2年均浓度和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分别下降16.4%、15.1%、15.0%、6.1%和20.0%。
生态环境 辽宁东部地区最好
因受数据收集时间所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较其他环境要素滞后一年。《2016年辽宁省环境状况公报》中公布的2015年全省的生态坏境质量为良,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64.1,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处于中等水平,总体上较适宜人类居住。
生态环境为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辽宁东部地区,共9个县(县级市),占全省总面积的23.0%;中东部及沿海地区的28个县(县级市)及6个市辖区环境质量为良占全省总面积的52.6%;其他7个县(县级市)及8个市辖区生态环境质量一般,占全省总面积的24.4%,主要分布在西部及西北部地区。
降水 出现酸雨城市减少4个
2016年,全省降水年均PH值为6.48,酸雨频率为0.9%。出现酸雨的城市减少了4个,大连、锦州、阜新和葫芦岛不再出现酸雨,仅剩丹东出现酸雨,占监测城市总数的3.2%,酸雨频率为13.1%,降水年均PH值为5.66。与2015年相比,全省降水年均PH值上升0.29,酸雨频率下降1.4个百分点。
道路噪声 全省平均噪声低于国家标准
2016年,全省道路交通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为68.0分贝,低于国家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标准2.0分贝,多年维持稳定。
去年,全省共监测有效路段数1067个,监测干线总长度为1663千米,其中超标路段数319个,超标干线长度502千米,占监测总长度的30.2%。
全省14个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等效声级,除辽阳略超国家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标准外,其他城市质量等级全部为好和较好。
近岸海域
丹东、盘锦和葫芦岛海域功能区
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去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以优良为主。一、二类海水面积之和占监测总面积的75.6%,三类、四类海水面积分别占7.2%和4.4%;劣四类海水面积占12.8%。全省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总达标率为94.7%,同比基本持平。丹东、盘锦和葫芦岛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河流
辽河流域水质由中度污染好转为轻度污染
2016年,辽河流域水质总体由中度污染好转为轻度污染。按照21项指标评价,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大凌河和小凌河90个干、支流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18.0%,比2015年上升2.4%;Ⅳ类占42.7%;Ⅴ类占20.2%;劣Ⅴ类占19.1%,比2015年下降12.0%。
自2006年以来,36个干流断面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浓度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COD浓度均值自2010年起基本持平。与2006年相比,2016年COD和氨氮浓度均下降65.0%以上。鸭绿江水质继续保持良好,干流全程及两条支流均符合Ⅱ类水质标准。
饮用水 水源地总达标率97.4%
全省55个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整体保持良好,以达标水量进行评价,总达标率为97.4%。其中,24个地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99.0%;31个地下水水源地达标率为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