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不足1.5厘米的银鎏金龙纹耳环,簪头带有着银莲花、银荷叶、银桃心的鎏金银花簪,这些精致的文物不久前从沈阳市浑南区出土。
日前,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浑南区东湖街道水家村东,清理出38座清代墓葬,有单人墓葬和夫妻墓葬。出土金、银、银鎏金、铜鎏金、铜、铁、瓷、陶、琉璃等各类文物460余件。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赵晓刚、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部部长付永平也为读者们揭秘了考古及考古勘探背后的故事。
38座清代古墓 出土文物460余件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赵晓刚介绍,水家村发掘工作就是为了配合沈阳某项目建设。“根据《沈阳市地上不可移动和地下文物保护条例》的规定,占地五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在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后,向市文物行政部门书面申请考古勘探”。
今年3月底启动了该考古勘探,一个多月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方面摸排出多座墓葬,赶紧向国家文物局申请配合性考古发掘。六月底国家文物局批准并颁发考古发掘证照,立即开工,20多天清理了所有38座墓葬。出土金、银、银鎏金、铜鎏金、铜、铁、料、瓷、陶等各类文物460余件。
在此次出土的文物中,不乏精美的饰物。比如精致小巧的银鎏金龙纹耳环,直径不足1.5厘米,却雕刻着活灵活现的龙头,口尾相衔,略带霸气;颤巍巍的鎏金银花簪,簪头摇曳着银莲花、银荷叶、银桃心,还镶嵌一颗彩色宝石拟做莲蓬。
同时,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辽宁大学考古系合作,对水家村清代墓群发现的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采样分析,以获取墓主性别、年龄、病理学、遗传学方面的信息。为了对该墓群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拟对木质葬具的种属及年代学方面的信息和环绕木质葬具上颜料的成分及工艺进行采样分析。
葬具大多为木棺 个别墓葬有火葬罐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部部长、水家村项目领队付永平介绍,此次在水家村墓群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辽金时期、清代的遗物,并通过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确定这里是一处清代家族墓地。
此次清理的38座清代古墓,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葬具大多为木棺,个别墓葬有火葬罐。水家村墓群的人骨保存情况普遍较差。编号为M16的墓葬是单人葬,一个绿釉陶盆倒扣在泥土中,静静压着墓主人的尸骸;编号为M22的墓葬为双棺合葬墓,随葬品有金耳环、铜钱、铜衣扣等,应为一对夫妻;编号为M27的墓葬则有些特殊,为双棺加一火葬罐合葬墓,双棺应是夫妻,最右火葬者可能是妾室或续弦夫人。“这些细节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清代盛京城周围家族墓地的分布规律和丧葬习俗。”付永平说。
运动鞋、大草帽、双肩包是考古人员标配
“进入盛夏,一阵暴雨,墓穴就灌满了,大太阳再一晒,那些金耳环、银戒指、各种各样的陪葬品,就散落在骨骸之间,镶嵌在龟裂的泥壳之中,拨开尘封其上的泥土,拿回实验室做分析,才知道具体是什么文物。”付永平介绍,考古是一个土中找土的行当。对于奋战在一线的考古人员来说,运动鞋、大草帽、双肩包绝对是工作标配。“挖坑、刨土,不仔细打听,会以为是种树,拿把刷子,拎个铲子,再带把尺子,又像是盖房子的”。付永平说此次水家村项目的工作人员都被晒得黝黑,汗流浃背也是工作的日常状态。
赵晓刚介绍,考古勘探的流程是在查阅待勘探用地范围相关文物资料的基础上,按照《考古勘探工作规程》的要求,用洛阳铲等工具了解用地范围的地层堆积,通过土质、土色、包含物等判断有无文化遗存,文化遗存的性质,范围等信息,为基本建设工程的文物意见决策或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提供考古学依据。
付永平也向记者通俗解释了考古勘探的工作流程:建设用地单位在施工之前,需要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进行考古勘探。考古专家们带着工人按照“每两米一个钻孔、每个钻孔必须打出生土”的勘探标准,用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洛阳铲打出一排一排的小孔,再一块一块查看土质,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平均一万平方米需要耗时查看5天。而只有经过考古勘探,确认当地未发现有价值的遗迹之后,用地施工单位才可以进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