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重点中学的女教师身患肺肿瘤,不舍三尺讲台和孩子们的她恳请医生,实施手术后务必能让她重返讲台,并且可以继续抬起手臂书写板书……
为了满足这位女教师的心愿,医生为其设计了一个“牛眼手术”方案。让这位女教师意想不到、无比感动的是,手术不仅彻底摘除了她的肺叶肿瘤,而且仅三天后,她就自己走着出院了。
上周五,中国医大一院胸外科的张军医生叮嘱即将出院的何老师:“假期好好休养,重返讲台没有问题。”
得知肺肿瘤她的第一反应:学生们怎么办?
何老师在沈阳市一所重点中学任教。不久前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肺部有一个阴影,于是前往沈阳市一家综合医院就诊。经过全面的检查,被确诊为肺肿瘤,需要立即手术切除肿瘤。这一消息让全家人陷入阴霾中。而何老师的第一反应是:我倒下了,学生们怎么办?
胸外科的肿瘤切除手术以往都需要开胸大手术,有时手术刀口长达30到40厘米,甚至还需要切断一根肋骨,是外科手术中创伤最大的,胸外科常因此被称为“凶外科”。如果何老师接受了开胸手术,那么她将很长时间无法重返讲台,而且还有可能无法抬起手臂书写板书。
为了寻找创伤更小且又能根除肺部肿瘤的办法,何老师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中国医大一院胸外科求治。
为圆女教师愿望,医生设计“牛眼手术”
中国医大一院胸外科医生张军教授接治了何老师。了解到何老师的情况后张军医生非常感动,于是开始着手为何老师设计手术方案。很快,张军医生将手术方案告知给何老师,令何老师和家人惊奇的是,张军医生给出了一个他们从来没听说过的“牛眼手术”方案。简单地说,就是在何老师的腋下开一个3到5厘米左右的牛眼大的手术切口,然后通过这个小切口将肿瘤彻底切除并取出。
“不用大开胸就能切除肿瘤?”“不用。”“能切净?”“没有问题!”“三、四天就能出院?”“对,你们没听错。而且您完全可以继续给孩子们上课。”张军医生自信地回答了何老师和家属的问题。
就这样,上周二,何老师被推进了手术室。术中,张军医生为何老师在腋下开了一个近5厘米的刀口,然后通过这个切口将胸腔镜送至肺叶肿瘤的位置,并通过这个切口陆续将超声刀、吸引器和标本袋等工具送达肿瘤处,精准地将一个直径约3厘米大的肿瘤所在的肺叶切除。之后,张军医生熟练地将切下来的肿瘤和肺叶装入标本袋,然后通过“牛眼切口”将肿瘤安全地运输到何老师的体外。为了达到根治的目的,又彻底清扫了胸腔内淋巴结。
手术成功。2小时后,手术室外的家属得知手术已顺利结束,惊讶地说:“这么快?”
何老师将很快重返讲台
由于伤口只有“牛眼”大,术后第二天何老师就可以下地了。第三天,医生告诉她可以出院了。
上周五正在办理出院的何老师看上去气色不错,她高兴地告诉记者:遇到张军大夫,真是太幸运了。
张军医生告诉记者,其实这台看似“轻松”的手术有着相当大的难度。首先,以往这种微创手术常是在患者身上开三个小口,这样较方便下手术工具和医生操作,而这次为了将何老师的创伤降到最低,只开了一个“牛眼”大的刀口,这就给术中的操作增加了难度,对主刀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第二,术中医生必须精准地将肿瘤彻底清除,不能留下一点肿瘤组织,否则遗漏的组织就会成为新的肿瘤“种子”,这就要求主刀医生必须有丰富的经验;第三,肿瘤在向体外运输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安全无泄漏,而张军医生将肿瘤和周围的肺叶熟练地装进了标本袋,然后再运到体外,这一“智慧”的“打包”方式确保了整个“快递”过程的安全无破损。
张军医生说:“能够帮助何老师重返讲台感觉很欣慰,也很有成就感。其实的这种‘牛眼手术’很适合那些高龄、多病、心肺功能低下的病人,希望今后能帮助更多的有需要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