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的军军近半年来让妈妈苦恼不已,不知为什么军军总是吐舌头,做鬼脸,出怪动静,妈妈不断地纠正,可他就是不改。无奈军军妈只好带着他求助儿科专家。让军军妈意想不到的是,今日中国医大一院儿科副主任孙桂莲教授详细诊查后告诉她:你错怪孩子了!孩子的这些症状并非简单的不良习惯,而是一种近几年明显增多的儿科疾病——抽动障碍。
压力、焦虑导致抽动症孩子增多
孙桂莲介绍,抽动障碍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神经精神性疾病。起病年龄为2-2l岁,以5-10岁最多见,10-12岁最严重;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1。
抽动症发病率上升一方面是由于家长们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另一方面与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大、紧张、焦虑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15岁的男孩小海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而父母对他期待很高,总是给他压力,经常责怪他。不知不觉中小海出现了不停眨眼、清嗓子,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厌学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抽动障碍,并开始用药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小海的爸爸妈妈从此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彻底想开了,让小海考入一家技术学校学习。入学后,小海的压力没有了,焦虑状态得到了缓解,当他再次来到医院复查时各种症状已基本消失。
另一个男孩林林来自一个离异家庭。父母离异后他和爸爸、继母一起生活。林林随即开始出现抽动障碍症状,不停地舔自己的口腔粘膜,导致严重的慢性口腔溃疡,后被送到医院医治。
“这样的例子在门诊很多。很多出现抽动障碍的孩子深入地了解一下他们背后的家庭环境、学习状态,都会发现,往往都存在压力大,长期焦虑、抑郁等情况。”而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染、被人提醒等,又会加重抽动障碍;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等则会减轻抽动障碍症状。
常有误解孩子、错误诊断的病例
“在门诊,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孩子,长期咳嗽不见好,家长误以为是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性咳嗽,用了很长时间的抗生素或激素进行治疗,结果就是不见好转。明确诊断后按抽动障碍治疗一段就明显好转了。”所以,抽动症的孩子确实很容易被‘错怪’和误诊。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怪异举止和表情,切莫再以不良习惯来责怪孩子,而应该及时求助于医生。
目前对于抽动障碍的治疗,轻度的主要是心理疏导、密切观察;中重度抽动障碍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同时家长还应鼓励这样的孩子多参加文体活动等放松训练,避免接触不良刺激,如打电玩游戏、看惊险恐怖片、吃辛辣食物等。
抽动障碍患儿,有的随年龄增长和脑部发育完善会逐渐减轻或缓解;有近半数患者病情完全缓解,30%~50%的患者病情减轻;5%~10%的患者一直迁延至成年或终生,病情无变化或加重,可因抽动症状或共患病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