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铁西区聋人学校的张敏尧老师在两岁时因意外失去了听力,但她凭着不懈努力考上了长春大学,做了老师,成为沈阳市聋协主席。工作十八载,她为聋生无偿补课十五个春秋,培养出五十多名聋人大学生,用爱点燃了聋生的信心。
9月3日,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沈阳市教育局在二经二校召开了沈阳市“立德树人、师爱无疆”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会上,今年评选出的市级师德标兵代表分享了他们的事迹。
用爱和绘画改变自卑女孩
2001年的秋日,作为沈阳市聋校的第一位聋人老师,张敏尧激动地走上聋校的三尺讲台,从此开始了在聋人教育事业这块沃土上的耕耘。
聋生由于缺少听觉系统这个重要的信息接收渠道,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他们很容易自卑、多疑、怯懦。为了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张敏尧每天课后和他们谈心。也许因为她和学生们同样是聋人,所以格外地被信任。学生们有了苦恼就会来找她倾诉;学生有了困难,她都会全力以赴地帮助解决;学生走了弯路,她更会苦口婆心地引导……有时,有的班主任还会找她帮忙教导“不听话”的学生。
曾有一个瘦弱的女孩小杨表现反常,教过她的老师都说她令人头疼。小杨每次经过张敏尧的办公室、美术教室、画室,总是停下来偷偷看一会儿。张敏尧转过来看她时,她却匆匆走开。
张敏尧通过了解得知,小杨来自外省农村,家长的精力主要放在她弟弟身上,对于残疾孩子的她基本是放任不管,甚至忽视她的存在。这使她幼小的心灵承受着难以言状的折磨,自卑心理日益严重。
张敏尧非常清楚聋人最需要什么。恰巧学校要参加中国沈阳科普动漫进校园比赛,于是她选中小杨去参赛,还利用课余时间教她画画。结果,小杨被评上一等奖,而且是唯一的一位聋人选手。
颁奖时,小杨同学向张敏尧深深鞠躬,含着泪水用手语说:“张老师,谢谢您,我会继续努力的!” 从此,小杨像变了一个人,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乖巧懂事多了,而且和父母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为圆聋生大学梦 15年来坚持无偿补课
作为教师,张敏尧时刻铭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工作十八年来,她恪守师德、潜心育人、勇挑重担。
聋生也有高考梦想,他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梦想的象牙塔。2005年9月,学校成立了高考班,开始了高考的教学征程。
美术是聋人高考重要的考试科目,美术成绩占总成绩的二分之一,学校领导班子最终决定由张敏尧担任校第一届高考班的美术教师。之前毫无经验可以借鉴,学生的基础距考纲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困难和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张敏尧没有退缩、没有抱怨,更没有胆怯,为了有梦想的孩子们,她决定把这作为一个挑战,告诉自己一定要做出一些成绩来。这个任务一接就是15年。
她含泪将刚满一岁的儿子送到妈妈家,从此整颗心扑在了高考班的教学上。为了挤出更多的教学时间,高考团队的成员决定为学生无偿补课,每天晚六点到九点在学校给学生补习,无论严寒酷暑从未间断。15年来,张敏尧从未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耽误学生的一次补课。
付出终有回报,50多名聋生考入了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重点本科院校,他们的专业成绩非常优秀,很多学生连年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和优秀学生荣誉。毕业后,他们有的做了设计师,有的做了漫画师,有的成为残疾人专干……知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