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夫人游春图卷 辽宁省博物馆藏
展览现场。本报记者徐丹伟摄
本报记者高爽
10月7日上午9时,距离“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开幕还有一个小时,辽宁省博物馆外已经有观众陆续到来。到中午12时,等待进场的观众队伍从三楼的展厅入口处一直延伸到博物馆外一二百米。
“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由国家文物局、辽宁省委宣传部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省博物馆承办,是辽宁人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厚礼。在“十一”黄金周的最后一日,它闪亮登场,其空前盛况为辽沈百姓的黄金周文化生活画上了完美的一笔,更证明了这一世界范围规模最大以唐代书画呈现大唐风韵的展览的魅力非凡。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三个月时间里,“又见大唐”将会流传在更多人的口中,将会成为更多人走进辽博的理由。
“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
沈阳市辽沈街第三小学六年级学生任航和爷爷、奶奶早早就到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她已经在辽博的第五展厅做了一年的义务讲解员。看到新闻中预告“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的消息,她说,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当志愿者这一年学到的东西太多了。之前,一直在讲解元明清的历史,其实我对大唐更感兴趣。”任航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小秘密。
74岁的张英模和老伴儿同样来得很早:“辽博有新展览,我是必到的。从沈阳市和平区二经街,到市府广场,再到浑南,辽博每一个馆的印章、每一季度的纪念票、每一个展览的简介,我都收藏了。辽博是中国十大博物馆之一,馆藏的唐代书画文物享誉中外。这次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辽博把看家的宝贝都拿出来了,当然更得来了。”老人家讲起辽博如数家珍。
四名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的研究生结伴而来,新闻中介绍的众多珍品是吸引他们前来的最重要理由,“我们是学国画的,这样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了。细节的处理、用笔的技巧,只有看真迹的时候才能体会到。”李奕澎同学说。
每一个人都有不得不来的理由,这也许就是“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的魅力所在吧。
普通观众能够看得懂的展览
上午10时20分,四位揭幕嘉宾高举起手中的仿唐狩猎纹高足银杯,将杯中的黄、红、蓝、绿四色颜料缓缓倾注到下方的大型LED显示屏上,四种颜色晕染开来,《北宋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卷》《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万岁通天帖)》等书画作品渐次出现……屏幕最终定格在“又见大唐”四个唐楷大字上。
独特的揭幕方式,为整个展览定下了一个主基调——参观者将在绝美的书画作品中神游大唐,而展览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这将是一个普通百姓看得懂的展览。
以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之一《北宋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卷》为例。张萱是唐朝开元天宝年间享有盛名的杰出画家,掌握多种绘画技巧,尤其擅绘贵族妇女、婴儿、鞍马等题材。他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原作早已佚失,本次展出的是北宋时期的摹本,学界大多公认其出自宣和画院的画家之手,颇具盛唐特色。画中描绘了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景,全画共九人八马。仕女造型丰腴、端丽,色彩鲜艳、明快,人物服饰华贵,表情闲适、潇洒。
以上只是展览中对画作内容的介绍,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展板上,用“寻找虢国夫人”的大字标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画上的9个人当中,谁才是虢国夫人呢?研究者有三种不同的答案,或是依据人物的服色和坐骑的规格,或是依据绘画中心点的原理,或是依据人物的神态表情。如此专业严谨的学术问题,却用浅近的语言和生动的示意图,让观众轻松地看懂了。不仅看懂了,还学到了知识,平添了乐趣。
对唐代画家周昉的传世画作《簪花仕女图》的展示同样如此。画卷描绘的是古代贵妇春日游园赏乐的场景,共六名女子——五名仕女,一名侍者,每个人的服装、体态、眉目、表情都不相同。她们梳着高高的发髻,有的在发间插一支牡丹花,有的簪一朵粉荷,或是淡素的芍药。画家极尽工笔精巧之能事,头发的勾染、面部的妆容、衣着上纤细的丝线,每一个细部都刻画清晰。
展板上用了很大篇幅介绍唐代女子的妆容,什么是花钿,哪里是斜红,哪里是面靥;还有从初唐到盛唐再到中晚唐不同的发髻式样,半翻髻、反绾髻、回鹘髻……至于眉形更有数十种之多。看完这些知识,再来看这幅画作,观感又有不同。
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关注点,让每个人都兴趣盎然,这也许就是“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的又一大魅力所在吧。
每个人都在寻找心中的盛世
沈阳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研究生宫睿歆在《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卷》展览专区的一侧抚琴,从《高山流水》到《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酒狂》,时而深远厚重,时而飘逸空灵。琴声配上来自千年前的泛黄画作,再配上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杜甫的“长安水边多丽人”,唐风古韵扑面而来。
几名佩戴“志愿者”胸牌的参观者,比其他人看得都要仔细,互相讨论着每一个专业术语和生僻字的读音。他们说,自己现在也只是观众,要等到下周经过公开选拔才能确定谁最终可以成为“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的讲解员,“谁不想讲这个展览啊!”“为什么会这么抢手呢?”几位志愿者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那可是大唐盛世啊,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都达到了高峰,百姓的生活也多姿多彩……
如他们一样,“又见大唐”让众多观众梦回大唐。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者在跟身旁的人介绍《北宋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卷》:“1993年的时候我就临摹过,你看这神态、肌理……百看不厌。”想必是位画家了。在同一幅画作面前走过的另外两位女士则在议论:“不是盛世,不是丰衣足食,哪会有心思画出这样祥和的气象呢。”
每个人都对大唐有着超越时空的亲切感。原因何在?也许从办展者的介绍中会找到答案:“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一个赫然的存在,是诗文书画各类艺术大展风姿的生动舞台,也是后世观照中华文明史的一块高地。唐朝承秦继汉,开拓进取,开放包容,影响世界,开创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社会和谐的大唐盛世,成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高峰,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国际地位。”
盛世情结,是中国人心中千年不变的心理基因和情感密码。也许每个人从“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中所见的都有不同,但一定会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每个人见到的都不仅是千年之前的大唐,更是那个给予我们文化血脉与滋养的大唐,那个给予我们自信和前行动力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