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辽宁新闻

“互联网+水稻认养”培养出的种植家庭农场

时间:2017-08-11

  您认养过水稻吗?作为认养人可以不必到现场,就能了解自家认养稻米的长势情况,还可以尽情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种植环节,亲身体验农耕乐事。

  8月9日,记者看到,伴随着认养基地高清摄像头的顺利安装调试,这一切在洪茂种植家庭农场成为现实:通过互联网发布认养信息,认养人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查看自家认养稻米的长势情况。

  洪茂种植家庭农场坐落在辽阳市太子河区沙岭镇双台子村,现拥有水稻育苗大棚40栋。2016年,洪茂种植家庭农场被省、市农委列为病虫专业化绿色防控示范区,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害虫性诱捕器,配备了生物防治病害农药和大型水田喷药机。目前,农场大米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双台杨四”和“朝夕香簇”商标。不久前,洪茂种植家庭农场还申报了A级绿色水稻,被辽阳市政府列为优质水稻示范基地,实现了“九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大棚育苗、统一机插秧、统一配方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集成技术管理、统一机械化收获、统一品牌和统一包装销售,整个水稻生产实现了现代农业专业化水平。

  在此基础上,今年,洪茂种植家庭农场推出了20公顷“互联网+水稻认养”模式。认养小区独立设置,认养面积为0.02公顷,在认养区域内放养了河蟹,每个认养小区内设置标牌,标注认养人的姓名。为提高认养稻米的品质和产量,农场聘请技术专家提供绿色农业技术支持,对水稻认养品种、种植管理全过程(包括病虫绿色防控、人工拔草等措施)进行技术指导。截至8月初,已有100多户群众参与“互联网+水稻认养”。

  目前,认养区域内的水稻长势喜人,预计每个认养小区的水稻产量在135公斤,可收获100公斤有机大米、9公斤河蟹。“互联网+水稻认养”催生了新产业,实现了水田“一地两用,一季双收”,认养人可尽情享受收获与饮食健康的喜悦。

  □本报记者/严佩鑫

  • 上一篇:构建五大网络体系保百姓平安
  • 下一篇:太子河区廉政建设从源头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