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辽宁新闻

同心奋进谱华章

时间:2017-10-16

  同心奋进谱华章——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扎实推进振兴发展述评

  这是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这是一曲昂扬向上的乐章。

  辽宁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体制机制与产业结构的制约让老工业基地在逆境中艰难跋涉。

  辽宁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与温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关注和支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为我们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特别是近三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扎实推进振兴发展,各项事业呈现新面貌新气象。

  滚石上山谋振兴,同心奋进谱华章。在这段不平凡的岁月里,4300万辽河儿女以苦干实干的精神,抒写出了一张张振兴发展的时代答卷。

  担起历史重任 形成高度共识

  把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贯彻、一起落实

  辽宁,曾创造了无数个共和国“第一”的老工业基地,用任何华美的词句赞颂她辉煌的过去都不为过。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压力与挑战让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之路无比崎岖坎坷:经济增速下降;“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

  滚石上山,爬坡过坎。艰难困顿之际,总书记总是及时送来无微不至的关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关注辽宁的振兴发展。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做好攻坚克难、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2014年7月初,在中办回访调研报告上总书记又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两个归根结底”,深入分析了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改革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15年7月,总书记在长春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提出“四个着力”,为东北、辽宁的振兴送来“金钥匙”。当年9月,在中办二次回访调研报告上,总书记又作出了重要批示,对东北新一轮振兴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

  今年3月,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三个推进”。

  此后,根据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中央相继打出了一整套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组合拳”——国务院28号文件、中央7号文件、国务院62号文件等出台的系列举措,为辽宁的振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老工业基地人民的牵挂和深情,既是我们推进振兴发展的动力,更是赋予我们的责任与担当。省委、省政府清楚地认识到,必须把关怀牢记在心、把重任担在肩上,走对走实走好振兴发展之路。

  近年来,总书记每一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省委都在第一时间通过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等形式组织深入学习。

  我省专门召开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分别审议通过了辽宁贯彻落实“四个着力”“三个推进”的实施意见,使之成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意志、共同目标、共同行动。

  在学深悟透中,在具体实践中,省委、省政府扎实推进振兴发展的认识更加清晰、思路更加开阔:

  ——新发展理念是培育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提升发展新境界的根本思想指引;

  ——“四个着力”是总书记科学分析当前东北地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我们开出的一剂良方;

  ——“三个推进”是总书记针对辽宁实际提出的明确要求,与“四个着力”一脉相承。

  在今年5月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指出,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统一起来,把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贯彻、一起落实,做到一张蓝图、一个调子、一个声音,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务求实效。

  今年7月,在省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求发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牢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抓牢,把“进”抓实,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这是一个全新的认知。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闻鸡起舞,苦干实干,今年以来,全省经济已呈现出筑底企稳、稳中向好的态势。

  抓住一条主线 铺就振兴之路

  近年来的结构调整,正在带动辽宁经济逐步走出低谷,走出困境

  老工业基地的情况和问题,总书记熟稔于心。

  2015年7月,总书记在长春座谈会上提出“四个着力”,语重心长地叮嘱,结构优化要多策并举,“加减乘除”一起做;2017年3月7日,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辽宁振兴必由之路。

  航向已定,我省坚定推进结构调整。省委、省政府清晰地认识到,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依托原有资源和产业优势,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2015年10月12日,全省部署《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长春重要讲话精神责任分工和任务分解方案》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李希强调,“四个着力”是从根本上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治本之策。2016年12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为结构调整注入新的内涵:要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以三次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产业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升级。

  贯彻落实“三个推进”,2017年3月起,我省连续召开系列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制定了贯彻落实方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具体化、项目化、责任化。

  今年7月,在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上,陈求发要求,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补齐县域经济短板,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

  结构调整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已定,我省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循序推进。

  工业是辽宁发展的根基和“稳定器”,在实践中,我省摸索出提升装备制造、精细石化等产业的改革路径。

  华晨宝马X3、沈阳利源轨道……一个个大项目,承载起我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任,更是未来深化结构调整的示范。今年上半年,沈阳工业产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34.51%,机器人、信息软件等产业亮点纷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总经理李天书说,“从‘需求’到‘供给’,一词之变,观念转了,路就亮了。”

  推动服务业发展,我省陆续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而今,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步上升。在大连市,三次产业结构已实现“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跨越,当地一位干部说:“面对新常态,出路只有一条,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唯一选择。”

  农业稳则天下安。我省在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连续两年引导调减玉米等低效作物的种植面积,开展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试点,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今年,阜新市彰武县前福兴地镇徐家村的许多村民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改种杂粮和蔬菜。村民们说,科学种田,同一块地收成两个样儿。

  近年来的结构调整,正在带动辽宁经济逐步走出低谷,走出困境。

  筑牢“四梁八柱” 夯实发展根基

  改革在路上,辽宁人披荆斩棘,翻过一山又一山,力破一城又一城

  解决辽宁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深化改革。

  改革在路上,辽宁人披荆斩棘,翻过一山又一山,力破一城又一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顶层设计,各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一系列改革举措密集出台,直击阻碍发展的“堵点”、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公共服务的“盲点”。

  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孕育出发展新动能,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稳步前行,文化体制改革激活“一池春水”,社会体制改革含金量十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展显著……

  目前,全省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为扎实推进振兴发展铺就了一路坦途。

  改革既有全面开花,又有重点突破——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的营商环境还有差距。我省全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

  在多个重要场合,李希反复强调,要站在事关全省振兴发展全局的高度,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2016年年初,《关于优化投资环境的意见(试行)》印发。同年年底,《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公布,两部文件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遵循。

  改革既要循序渐进,又要敢于突破——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简政放权。2013年以来,我省已取消调整省政府行政审批等事项2146项,各市取消调整行政职权1.2万余项,并全面取消了省、市两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获得感检验出改革成效。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之前,大连兆和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威根据以往经验揣摩——没有个把月的时间可能办不下来。实际情况是,得益于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仅用不到一周时间就把证件办妥了。

  把国有企业作为辽宁振兴的“龙头”,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以国有资产统一监管、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重组等为代表的一批国资国企改革在全省上下积极有序推进。陆续组建了省交投集团等7户企业集团。全省14个市新组建了71个企业集团。

  谈起交投集团组建以来的诸项成绩,董事长徐大庆颇为感慨:“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集团,唤醒了国有资本存量资产的内生动力,放大了国有资本的撬动作用。”

  如果说改革驱动为辽宁的振兴发展清障除弊,那么开放驱动,则为老工业基地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京津冀等经济区,构建起区域合作的新格局。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我省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全面增长,实实在在的数据可以证明:今年前7个月,辽宁与金砖国家的贸易进出口值同比增长40.8%。

  今年4月,辽宁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挂牌成立。截至8月末,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13319家,注册资本达1867.3亿元。抓住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我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破了体制机制的藩篱,转换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路,反过来又倒逼着体制机制的再次创新,辽宁的振兴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增进百姓福祉 共享发展成果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勠力同心,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在振兴中,百姓共享发展成果: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月人均提高到2230元……2016年,我省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超过75%。今年上半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6.2%和5.9%。

  ——共享发展成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共同富裕的梦想照进现实。

  民心所聚,皆是点滴之功。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5年7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后,省委、省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再部署、再动员,研究制定了“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仅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就先后11次召开会议,分阶段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省上下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在朝阳凌源市四官营子镇老杖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小丫去年脱贫了。她说:“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和刘小丫一道,当年全省27.6万贫困人口脱贫。

  几年来,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2015年,2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16年,27.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上半年,1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占全年脱贫任务的51%。

  ——共享发展成果,办好民生“小事”,让百姓幸福生活。

  百姓关心的事就是党委、政府关注的大事,百姓的期盼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今年9月1日起,辽宁公立医疗机构正式全面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检验价格降低。实际上,这只是近年来我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综合改革的一个缩影。在我省,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正在随着医改的推进逐步得到解决。

  9月17日,喜欢运动的杨毅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旧伤,切身体验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磁共振比之前的价钱便宜了20%多。”

  稳就业,我省重点抓好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的就业创业。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9.2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73%。

  ……

  ——共享发展成果,让百姓生活在青山绿水中、蓝天白云下。

  今年,爱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幸福的辽宁人,晒起了家乡的蓝天白云。这种幸福是有依据的:今年6月至8月,我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连续3个月达标,为近4年历史同期最低。

  几年来,我省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营造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位于号称“八百里瀚海”的科尔沁沙地南端的彰武,曾经是辽宁最大的风沙区。如今,在这大漠之上,彰武人平空繁育出了一片林海,这道绿色屏障,不仅拓展了彰武生存发展的广阔空间,更守住了辽宁中部城市群的生态安全。

  推进蓝天工程、实施碧水工程、抓好青山工程、开展沃土工程……良好生态环境为人民生活幸福加码,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发力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只要我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坚定信念、苦干实干,顽强拼搏、砥砺奋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就一定能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 上一篇:沈阳“共和国工业长子”引领东北振兴大突围
  • 下一篇:大连市获“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