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东报道 古人相信将镇墓兽置于墓中,具有震慑鬼魅、驱除邪魔、守护亡魂安宁的作用。而一千年前人面兽身的唐三彩镇墓兽有的甚至是专属于帝王家的陪葬品。
昨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主办的 《泥火幻彩——唐都长安三彩精华展》亮相沈阳。展品70件组,均为唐都长安出土的唐三彩精品。
三彩陶器是一种低温多彩釉陶器,始于汉代,发展于南北朝,兴于初唐,故称唐三彩。唐三彩主要出土于长安和洛阳地区。长安(今西安)是大唐帝国的首都,也是当时世界东方文明的中心和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为高官显贵、富商大贾聚集之地。受厚葬之风的影响,作为风行一时的随葬品,三彩俑器的制作兴旺而发达。
展出中,记者见到罕见的人面兽身的唐三彩,这便是镇墓兽。这是我国古代墓葬中的一种怪兽,有兽面、人面、鹿角,是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
古代墓中设置镇墓兽有两层含义:一是防止妖魔鬼怪对墓主的侵害;二是吓唬盗墓者勿盗此墓。镇墓兽多数外形抽象,构思诡异奇特,形象恐怖怪诞,具有强烈的神秘意味和浓烈的巫术神话色彩。
据介绍,有的人面兽身的唐三彩镇墓兽是镶嵌黄金的,在陶俑上贴金这种工艺在唐代也是十分少见的,可见此墓主人的身份非常高贵,是专属于帝王或皇室的陪葬品。
展出中的许多唐代三彩女性陶俑都显得很“胖”,证明了唐朝是以丰肥浓丽为审美取向的。这也表明,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体格;其次,唐代开放,国力强盛,使唐人充满自信。因此,唐朝几代国君均宠爱丰满的女性。
唐三彩镇墓兽。 采访对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