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混凝土等主要建筑构件遭遇冻害,将带来巨大的质量隐患,所以我们要给楼体‘穿棉衣'’盖被子‘’吹空调‘。”12月3日,在省金秋医院新建门诊病房综合楼项目现场,中建八局东北公司项目质量总监欧阳念文对记者说,“为确保冬期施工质量安全,我们采用综合蓄热与暖封闭加热相结合的方法,用多种手段确保现场温度。”
按照国家标准,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而冬期施工最大的难点就是克服低温对施工的影响。记者了解到,虽然近期沈阳市的气温持续下降,但沈阳城建重点工程施工依旧热情高涨,各施工现场纷纷创新施工工艺,用新设备、新方法确保冬期施工顺利进行。
在省金秋医院新建门诊病房综合楼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为确保混凝土的温度,施工方采用三层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两层棉被,充分利用混凝土浇筑后的水泥水化放热。欧阳念文说:“’盖被子‘叫综合蓄热法。如果气温低至-15℃,我们将进一步采用暖封闭加热法,也就是利用清洁能源驱动暖风机为楼体加热,不但效率高,还零污染。暖风机在什么位置使用、使用多长时间,是我们通过软件进行实时能耗分析后决定的,这样就减少了能源浪费。”
东塔桥是沈阳市首座双桥塔、钢结构、自锚式悬索桥,所有钢结构材料都在工厂预制加工完成。在东塔桥冬期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浑河河道已经冰封,但钢结构拼装和焊接依然在进行。“河道内温度低、风大,给焊接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我们创新施工工艺,对钢结构焊接采取了多重保护措施。”中铁四局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东塔桥项目经理部项目总工李德学说,“我们在焊缝周围1.5米左右进行包裹防风,包裹内部用暖风机对焊接区域进行局部加热,焊接前还要用烘枪预热。目前工程正在按计划推进,12月10日主塔安装将基本完成。”
沈阳是国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首批试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南运河段)工程是全国PPP示范项目,全长12.6公里的干线管廊包括“热力舱”“天然气舱”“水信舱”“电力舱”“紧急逃生通道”,涵盖电力、通信、给水、中水、供热、天然气六大类入廊管线。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在施工现场记者了解到,冬期施工现场有430人,全线有10台盾构机下井,到年底,全线12台盾构机将全部进入区间掘进施工。
据沈阳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沈阳市共有地铁、管廊、跨河桥等119个项目正在进行冬期施工,各项目均制定了冬期施工方案,并对施工及管理人员就冬期施工规范、施工理论和有关技术知识进行了培训,以保证项目安排科学、工期合理、措施到位、责任到人,确保保质按时完工。(图为沈阳冬期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陶 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