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辽宁新闻

东港稻鳅综合种养让农民鼓起“腰包”

时间:2017-12-06

  记者蔡晓华报道 日前,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带领项目合作单位辽宁民洋实业有限公司参加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举办的“首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论坛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和优质渔米评介”活动,民洋公司选送的“越光”粳米从25个省区市的18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近百个稻米品种中脱颖而出,荣获两项金奖及绿色生态奖。

  “一个大赛斩获3个奖项,印证了东港稻鳅综合种养技术的日臻成熟和东港大米的好品质。”12月5日,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梅文礼说。创新模式大赛是对稻渔综合种养创新性、规范性、经济效益及企业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评比。优质渔米评比将样品送到上海海洋大学,由其委托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对渔米药残、重金属等指标进行检测,由食品专家对渔米口味进行评审。

  据悉,早在2014年丹东市就开始稻鳅综合种养试验。“泥鳅可捕食稻田内的昆虫、虫卵,防控水稻虫害;泥鳅钻泥,疏松水稻根部的土壤,促进水稻生长;采用生物菌制剂达到生物防病、有机种植的双重效果。”泥鳅稻田养殖技术项目课题组成员冯春明说。今年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项目课题组充分总结2014年至2016年在稻田综合种养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对比本地泥鳅和台湾泥鳅的特点后,决定采用台湾泥鳅作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试验对象,确定丹东市圣元淡水鱼养殖场和辽宁民洋实业两家公司作为项目的合作单位,进行泥鳅鱼繁育和泥鳅鱼稻田养殖试验。

  冯春明告诉记者,大鳞副泥鳅具有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回捕率高、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是热门养殖品种。课题组根据台湾泥鳅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泥鳅生产计划和鱼苗管理办法。今年春天,在民洋公司的稻田地里,通过架设隔离网和防逃网隔绝野杂鱼的幼苗进入稻田,又通过在坝上架设T形木杆,架设立体防鸟网,彻底解决鸟类捕食问题。“选择合适的时间让泥鳅进入稻田很关键,待水稻封垄后,水稻叶片形成了天然的防鸟网,此时拆除环沟与稻田之间的隔离网,让泥鳅自行进入稻田捕食昆虫。”5月,课题组和合作单位开始投放泥鳅大规格苗种9次,累计投苗量达到430万尾。

  “稻渔综合种养具有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优势,既能有效促进粮食生产,又能实现渔业增收,同时也可以带来非常大的生态效益。”民洋公司总经理张福春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67公顷水稻田收获“越光”稻米52.8万公斤,收获泥鳅10.75万公斤,实现双丰收。“稻鳅综合种养模式较水稻单作模式利润提高3倍以上,明年公司将继续扩大规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东港可以用于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稻田面积约两万公顷。经过4年的试验,目前已经掌握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形成了一套操作简便、实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较高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这项种植模式的推广,对打造当地有机大米品牌及带动农民增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明年全地区计划推广面积667公顷。

  • 上一篇:服务“三农”做值得尊敬的百姓银行
  • 下一篇:义县利用废葡萄枝 生产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