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有人会问,什么是志愿者、怎样才能做志愿者?在本报2017年度大型报道策划“致敬大连公益力量”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也与很多人探讨过这个话题,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出人也好出心也好,出力也好出钱也好,只要在行动,每一种志愿服务方式都应该被认可和鼓励。在12月5日第32个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专家学者、社会组织负责人以及优秀志愿者代表也通过本报分享对志愿者以及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
他们说……
刘立
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大连市社会创新促进中心理事长
“全民参与志愿服务,是不可或缺的城市精神”
对于大连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刘立教授一直扮演着推动者、支持者的角色,他所创办的社会创新促进中心就是支持性服务机构,谈到志愿服务,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大连志愿服务工作的普及面广,志愿者群体数量庞大,形成了全民参与人人奉献的良好局面,“大连的志愿服务理念和自愿参与的意愿都走在全国前列,已经成为城市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希望在全大连人的共同培育下,浇灌出更加灿烂的文明之花。”
张嫚
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大连市爱纳孤独症障碍者综合服务中心理事长
“大连专业志愿者越来越多,精准服务能力在提升”
张嫚集多重身份于一身,她是自闭症孩子的母亲,是社会组织的创始人,是市残联精协主席,是大学教授,更是一名长期处于一线、亲力亲为的知识型专业志愿者,结合8年来志愿服务的经历,她说:“大连专业志愿者越来越多,精准服务能力在提升,以‘爱纳’为例,我们得到了来自共青团、街道、社区、高校等多方面志愿服务资源的支持,具备财务、人力资源、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背景的志愿者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趋势。”
韩伟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大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
“一张有温度的报纸,一直在引领大连志愿服务的发展”
“2017年是我从事志愿服务的第20个年头,20年间我参与并见证了大连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发展的不平凡的历史,这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及各部门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需要全社会来营造,媒体的推动作用不可或缺,创刊20年的《半岛晨报》是一张有温度的报纸,公益专栏和公益报道是最多的,也成就了不少的志愿者团队和个人,《半岛晨报》近期开展的‘致敬大连公益力量’公益策划,站在引领大连公益往更高方向发展的角度,在回顾和总结,也是在探讨和展望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的话题,作为志愿者代表,我要为《半岛晨报》不断与时俱进的公益情怀点赞!”
他们做……
点亮自闭症儿童的新年梦想
地点:大连市四十四中学音乐厅
12月3日是第26个国际残疾人日,下午3点钟,“和你一样”慈善专场演出在四十四中学音乐厅举办,这场活动由志愿者发起并组织,一群孤独症孩子也受邀一同参加演出。
演出活动现场,秀月小学的红领巾小志愿者们为自闭症残疾孩子表演了舞蹈、合唱、乐器、音乐剧和诗朗诵等精彩的文艺节目,十余名自闭症孩子为感谢社会各界爱心的关爱与帮助,还表演了“同一个世界”手语舞,尽管他们的动作不完美,却得到了现场所有观众的掌声。
现场一个温暖人心的环节是爱心对接,志愿者们走上台与自闭症孩子们结对子,他们带来了新衣服、旅游鞋、电动牙刷、巧克力,这些是孩子们的新年心愿。原来,本场活动也是“圆梦1+1”爱心主题公益活动的启动仪式,“圆梦1+1”已经连续举办了12年,活动总负责人大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韩伟介绍,今年计划帮助500名残疾儿童实现新年爱心愿望。
送衣服送书包,让师生温暖过冬
地点:西岗区日新学校
西岗区日新学校位于西岗街一条窄窄的巷子里,这里有120名孩子,他们当中有脑瘫、自闭症、唐氏综合征患儿……是社会重点关爱的人群,其中有不少家庭是单亲或极度困难家庭。
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和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到来之际,西岗区日新街道党工委积极组织协调辖区企业来奉献一份爱心,“爱心一帮一,温暖你我他”康力源集团爱心志愿者牵手西岗区日新学校150名师生大型公益活动温情启动。
日新街道党工委书记崔艳玲和康力源集团董事长李明、总经理高佩、孙林以及志愿者们一起将150件御寒冲锋衣和120个爱心书包送到了师生手中,让师生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来自身边的温暖。
“爱心一帮一,温暖你我他”公益活动发起人李明说,“我们团队中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是一群充满爱心、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今天来到日新学校,也是希望放空自己、陪陪孩子们,在志愿服务中,去感受这个不一样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更好地工作、更好地服务顾客、服务社会!”
活动中,孙娟校长代表日新学校为康力源公司送上锦旗,家长代表也为志愿者们送上了锦旗。 半岛晨报、海力网 记者来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