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胡婷婷报道“最美妈妈”刘抗美助养孤残儿童12年,夜里调闹钟定时为残疾孩子换纸尿裤;与癌症抗争两年,痊愈后的刘然为盲人女孩奔走呼吁,设立专项基金。
昨日是国际志愿者日,沈阳市红十字会举行“我是沈阳人,我爱沈阳——红十字志愿者在行动”为主题的志愿者先进事迹报告会。5名红十字志愿者讲述了参与志愿服务的故事。
沈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沈阳市红十字志愿者工作于1983年开始,发展至今志愿者已达4万余人,注册志愿者达1.5万人,已经形成基层志愿者工作委员会、高校联盟志愿者服务队、商超及养老服务队、三救服务队、三献服务队、文体服务队等六大阵容,志愿服务涉及面广、领域多。
人物档案:刘抗美,志愿服务12年
助养无肛男孩每两小时换次尿不湿
为了助养孤残儿童放弃照顾外孙子
12年前,无意间看到一篇《二百多孤儿母亲节里找妈妈》的报道,刘抗美走进福利院开始了爱心助养历程。福利院有一个小男孩叫千千,因为先天没有肛门在出生当天就被父母遗弃了,虽然福利院安排他做了手术,但因肛门手术失败,大便随时外漏,只能全天穿纸尿裤,而且必须两小时更换一次,不然屁股就会感染。
刘抗美知道情况后,毫不犹豫就把千千带回了家。“一次,有朋友在我家看到我给他换纸尿裤,就说福利院那么多孩子,你换个干净点儿的多好,这整天摆弄屎尿,还得一次次洗屁股,你不嫌脏和累啊?我说‘哪有母亲嫌弃自己孩子的。’在我心里,一直都把这些孩子当成是亲骨肉。”
为了让千千生活得舒适,刘抗美坚持每两个小时为他换一次纸尿裤,每天夜里都定好闹钟,按时起来换洗,还买来护臀膏涂在千千的小屁股上。千千在刘抗美家待了一年零八个月时间,小屁股从未感染过。
“后来千千被收养,一年后他的美国妈妈发邮件告诉我们,千千已在美国重新做了手术,现在跑步都不用穿纸尿裤了,对于我来说这真是天大的喜讯。”
3年前,刘抗美的小外孙出生了,朋友们都劝她停止助养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孤残孩子,赶紧照看自己的亲外孙。女儿也希望她能看自己的孩子,但她对女儿说:“咱家的宝宝有亲妈亲爸、有爷爷奶奶,可是这些孤残孩子离开我就一个亲人都没有了。”得到女儿的理解后,刘抗美继续助养孤残孩子。
12年里,刘抗美助养了10名孤残儿童,花费了12万元助养资金。她每天都坚持为孩子们写成长日记,每天都为他们拍纪实照片。10本日记记录了孩子们在家里的快乐时光,10万张照片也是孩子们在家里幸福成长的真实写照。
人物档案:赵博恩,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减肥20斤去捐献造血干细胞
能救人命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原来体重180斤,为了能成功捐献,他花了两个月时间把体重减到了160斤。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赵博恩说,“救人是天大的事。”
赵博恩是沈阳市望湖路小学体育老师,2006年自愿采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年5月,他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工作人员告诉他,他和一位50多岁的女性初配成功了,如果他同意,就要进行高配、体检,最后需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我没有犹豫,也没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啊,能救人命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今年6月,赵博恩和受捐者高配成功,但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赵博恩有点儿胖,体重达180斤,血压血脂都略高,有可能会体检不合格。为了能够成功捐献,他决定开始减肥,“我不能因为体检不过关而影响了捐献,这样就太遗憾了。”
于是,39岁的他开始了节食、运动的减肥过程。“中午12点以后我就不吃饭了,晚上拉着我爱人和姑娘到运动场走圈。”赵博恩说,爱人和女儿为了支持并且监督他,也每天跟着去运动。坚持了两个月,赵博恩竟然减了20斤。“体检一切都合格,我终于也松了一口气。”
2017年8月5日,赵博恩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位陌生人的性命。
人物档案:李梅,生命之光捐遗服务队志愿者
怕捐献者家属忌讳从不穿红衣服
她自己也办了遗体器官捐献手续
“我从来不买红色的衣服,因为我随时要出发为捐献遗体器官的市民办理手续,我怕捐献者家属心里不舒服。我的包里从来没有化妆品,有的只是捐遗表格和我们工作穿的马甲。”个子不高、身体瘦弱的李梅是沈阳市红十字生命之光捐遗服务队的志愿者,虽然是一名女同志,但她一直服务在一线,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出现场。
“有人会问,你天天讲捐献遗体,那你们自己有没有办理捐遗登记,你们的亲人有没有实现过捐献。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生命之光捐遗服务队一线的11名队员全都办理了遗体器官捐献手续,我们队友任炬的父母双双捐献了遗体。”
人物档案:付明珠,志愿服务20年
把6岁多的资助对象当成自己儿子
经过12年教育又培养出一个志愿者
付明珠成为红十字会志愿者已有20年。12年前,一个小男孩抱着她哭喊的情景,她怎么都忘不了。
那时候她下岗在街边开小卖店,邻居家有个小男孩叫魏鹏,一岁半,爸妈是来沈阳打工的。他的妈妈患了血癌,魏鹏6岁时,妈妈因无药可医只能回老家度日。“我和几个朋友送他们一家人回了建平。当我要返程的时候,突然发现小魏鹏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眼看着火车就要开了,我是真着急了,找不到孩子我是不能走的。”
“退票,我不走了!”在退掉火车票的那一瞬间,小魏鹏边跑着奔过来边喊着“付姨不走,付姨不走”,他一把抱住付明珠的腿放声大哭。原来,小魏鹏是躲了起来一直盯着她,看她把票退了才肯出来。
“那一年的腊月二十三,我是在建平禾木沟魏鹏的姨妈家度过的,可我儿子在家里做好了一桌子饭菜,等着我回家过小年。”在之后的12年多里,她把魏鹏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培养、教育,每年寒暑假都把魏鹏接到家里过,临走时还要帮着他准备好下一个学期的生活所需和学习用品。魏鹏今年18岁了,已经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他也是一名红十字志愿者。
人物档案:刘然,捐遗志愿者
抗癌两年痊愈后成为了志愿者
启动公益计划为双盲母女募捐
“大家好,我叫刘然,是一名记者。大家看我现在精精神神的,您或许想不到,6年前的我是一名癌症患者,而现在我是一名志愿者。”
2011年4月,刘然被确诊为绒毛膜癌。第一期化疗后头发就掉光了,恶心呕吐、浑身酸疼等化疗反应接踵而至。“那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癌症的可怕,死亡的临近。”经过5期化疗和两年的康复期,刘然痊愈了。
“2013年生日那天,我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张献血证。我为自己能像健康人一样为他人献出血液的礼物而骄傲和感恩。不仅如此,我还光荣地成为遗体器官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春节、生日、结婚纪念日,只要身体允许,都是我和老公的献血日。截至目前,我俩捐献的血小板分别达到16个和13个治疗量。”
盲人女孩刘晶是刘然采访时候认识的,刘晶15岁被确诊为I型糖尿病晚期,经过8次手术花光所有积蓄,26岁那年彻底失明。27岁时,她又患上了尿毒症,靠一周三次的透析维持生命。父亲去世,母亲也因着急上火完全失明,还患上了股骨头坏死。双盲母女相依为命,两个人在家,行动前都要彼此先打个招呼,生怕撞着对方。
刘然得知刘晶的困难后,奔走呼吁发起设立了“亮晶晶公益计划”,并得到技术大王、普通职工、工会干部、车间班组、爱心企业家、雷锋班班长等13人(份)的支持和响应。每人每年出资1000元,持续为刘晶母女提供精准帮扶,以减轻治疗费用和生活负担。
在“当代雷锋”郭明义的感召下,“亮晶晶公益计划”产生了强大的爱的引力波,仅启动当天就募集善款12300元。郭明义爱心团队还为刘晶妈妈筹集2万元,作为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部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