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就像大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用水时释放,在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时,会具有良好的“弹性”。以上所描述的就是最近的热门词——“海绵城市”。5月18日,第六届中国(沈阳)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开幕。一整套海绵城市雨污水管理系统的现场演示,成为本届展会最大的亮点,未来有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城市。
储水模块让城市不再“看海”
大雨倾盆而下,落向地面时进入大面积的储水模块中,待大雨过后慢慢消化,缓缓流入地下排水管道中……现场的这段暴雨情景模式演示,展示了未来城市完善的智能排水管理系统,使城市彻底告别雨后“看海”。
工作人员介绍,使城市彻底告别内涝的秘诀就在于“雨水储水模块”,它相当于一个用特殊材质制成的超大地下水库,将倾泻而出的雨水第一时间存储在模块中。过后再缓缓排入市政管网中,可彻底告别城市暴雨内涝。
智能雨污水管理系统还可将城市污水截污调蓄,能有效避免绝大多数的污染负荷进入自然水体,使城市的地表水系杜绝黑臭水现象。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从去年开始,全市范围内的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要全面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老城区将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沈城将逐步建设“海绵公园”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了整套雨污水管理系统的终端,过滤后的清水浇洒在绿油油的草坪上。据了解,沈城将推进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建设,使城市绿地成为重要的海绵体。公园绿地建设要与绿网、水网、路网有机结合,推行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植草沟等措施,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科学选用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充分发挥雨水的渗透作用。同时利用雨水湿地、多功能调蓄设施,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