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兴城市三道沟乡黄文峰创办的三道沟革命历史纪念馆。
为留存家乡史和还原家乡70多年前发生的一场著名战斗,他多次自费去全国寻找战争亲历者、搜集文物,还自费出书。两年前,他又将自家刚盖好的新房改建成辽西首个民间纪念馆专门存放家乡历史资料和文物,自己却住在破旧老房里。尽管为此搭进去8万元,有人称其为“疯子”,妻子和儿子也不理解,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从未后悔当初的决定。
面对亲朋的不解
他从未动摇初衷
昨日,记者来到葫芦岛兴城市“三道沟革命历史纪念馆”时,很多人前来参观。一个浓眉大眼、憨厚朴实的中年汉子一边招呼着大家,一边给大家进行讲解。
他叫黄文峰,今年49岁,家住葫芦岛兴城市三道沟乡汪家村,因家中梨树多,又喜欢种地瓜,他经常外出卖梨和地瓜,因此被称为“梨哥”。
72年前,三道沟地区发生一场闻名全国的梨树沟门战斗,梨树沟门大捷成为打响解放辽西第一枪,三道沟从此被誉为“葫芦岛的西柏坡”。三道沟是葫芦岛革命老区老兵最多的乡镇之一,民政部门统计过,该乡共有近百位老兵,目前健在的不到20人。黄文峰很喜欢历史,他与家乡这些老兵大都认识,他也愿意听老兵讲过去打仗的故事。黄文峰决定,趁现在还能找到当时参加战役知情人赶紧寻访,白天走村串屯,晚上整理草稿。家里没有电脑,他就用儿子的作业本记录。文化水平不高,多年没摸纸笔,字典就成了老师。多年来,他先后到全国多地寻访老兵、寻访家乡历史知情者和三道沟革命英烈后人数百人,光车费及复印费就花数万元。
很多人说他是“疯子”、“精神病”。妻子和儿子都问他:“整这些玩意有啥用?你能鼓捣出来钱吗?能够养活家吗?”面对家人的不解和反对,黄文峰多次偷偷流眼泪,尽管很难过可却从未动摇自己的初衷。
他几经努力
出版30万字《青山烽火》
每当家里地瓜和水果丰收后,他都外出去卖,农忙时回家侍弄地。“这些年来,我做小买卖挣的钱大都花在寻找党史资料的路费和整理资料写作上。尽管挣钱太累也太辛苦,但我觉得把它花在这些上心里很高兴。”
10多年来,黄文峰无论在家务农,还是做生意,都不忘收集和研究家乡史。他拜访过亲身经历战争年代的知情者千余人次,写出10多万字文稿,有些还见诸报端。几经努力,他编著30万字的《青山烽火》出版发行。但他还不满足,让三道沟革命历史和历史人物走进纪念馆成为他最大心愿。
3间百平新房
建成纪念馆
由于自家还居住在70多年的老房里,目前已成为危房。为此2016年春,政府部门给黄文峰家盖了新房。这个好消息让黄文峰的媳妇十分高兴,可老公却把它建成了纪念馆。如今3间平房100余平方米纪念馆已建成。妻儿一气之下,到外地打工,并赌气说让他守着这个不会说话的纪念馆过日子。
在收集与纪念馆有关文物期间,黄文峰吃了太多的苦。“有张兴城首任县长的全家福照片特别有纪念意义,四处打听后得知这张照片在哈尔滨,我就去哈尔滨花500多元把它买回来。当时特别激动,回来的路上都没敢打盹,生怕把照片弄丢了。到家后把照片复印好几份,妥善保管,这已经成为纪念馆的镇馆之宝。”三道沟乡小五沟屯被称为义勇军屯,抗战时期留下个头盔。听说头盔流落到建昌,黄文峰五次去建昌才找到,但人家不肯卖,之后又到处托人说明买头盔的目的,对方才被其诚意打动,最后以200元成交。
也曾打过退堂鼓
朋友们给予他支持
由于收入来源有限,办纪念馆花费又很多,在生活最艰难时,黄文峰也曾对办纪念馆打过退堂鼓。这时绥中抗日义勇军纪念馆馆长李文喜给他打气鼓劲儿,一些朋友也给予他支持。文史学者张恺新为其捐赠1000多元图书资料和多幅历史图片,还撰写纪念馆序言;百岁高龄的书法家赵序初免费题写纪念馆名;锦州党史学者才亮、摄影家刁鹏柱、作家孙琳等都为纪念馆提供了文字资料和图片支持。目前,黄文峰已收集120件有历史价值的图片和信件等,包括钢盔、枪弹等老物件百余件,并将一些故事整理做成110块展板。乡政府又在纪念馆旁修个停车场,又给制作了16个展柜。
为收集家乡史料,黄文峰省吃俭用。2016年以来,黄文峰每年收入约万余元,很多都投在纪念馆上。开馆3年来大约有3万余人前来观展。当了解到黄文峰痴心建纪念馆背后的故事时,很多人都被其善举所感动,纷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目前每年能得到善款约五六千元。“纪念馆只有我一个人忙碌,好心人帮助毕竟是杯水车薪,现在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纪念馆墙壁没有粉刷、屋内无暖气也没装修,阴暗潮湿后有些老照片开始发黄变质,也没有监控,外来参观者还没有地方停车……”
想再建个纪念馆
让历史继续传承
葫芦岛文史学者张恺新认为:黄文峰的义举是一种传承红色历史文化的具体行动,激励后人不忘革命前辈走过的路,以更好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是雷锋精神的再现。
黄文峰说,近年来收集资料车路费、出书和建纪念馆等为此搭进去8万余元。尽管全家还住在爷爷给留下来的老房里,可看到自己梦想逐渐变成现实,他无怨无悔。
目前,他仍在四处搜集有关家乡历史方面的实物,以让辽西首个民间自办纪念馆为更多人所熟知。他恳请有关于三道沟革命史实物的朋友和他联系,好让更多人通过实物背后的故事了解那段革命历史。
尽管个人出资建纪念馆有难度,现有的有关历史实物也不很多。可建纪念馆更需要投入,单纯靠种地卖水果等肯定不行。“过完正月十五我就准备外出打工,边养家边维持纪念馆的开销。只要能给后人留些历史资料,不管有多艰难,我也要坚持下去。现在随着参观者的增多,好心人也常有捐赠的文物,因此目前纪念馆有些小了。我想多挣钱再建个500平方米的纪念馆,好让后代看到更多更全的家乡历史,我也要把这段历史继续传承下去,因为这是我的梦想。” 黄文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