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废品收购站工作人员没有将收回来的旧书剥去书皮,这张夹在里面的2.15万元存单将成为一个永远的秘密;如果银行工作人员没有费尽周折去寻找存款人的家属,他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还有这笔存款的存在。3月20日,当存款人李老先生85岁的遗孀来到大连农商银行革镇堡支行时,看到存单后说“多亏了你们啊,要不我这钱就白扔了”。
废品收购站里发现一张2.15万元存单
3月20日,一个85岁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来到大连农商银行革镇堡支行,当工作人员将一张定期存单递到她的眼前时,看到上面老伴的名字后,老太太忍不住表示“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
时间退回到3月14日,这张6年前开户的2.15万元定期存单是在泉水一家专门收购二手书的废品站首先被发现的。当时工作人员艾超正在整理归类,按照惯例将一些书上包裹的书皮揭去,这个过程中这张银行存单从一本书的书皮里掉了出来。“整存整取2.15万元,2013年开户,存期两年、自动转存”,这是存单上的信息。
废品收购者送到银行寻找存单主人
“估计是给忘了。”艾超心里琢磨着。由于不确定存单是否还有效,当天他就给开户行大连农商银行革镇堡支行打了一个电话。“如果已经挂失,这张存单也就没啥用了,如果没有的话,得想办法还给存款人。”艾超表示。
银行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立即通过系统进行查询。结果发现,这还是一张有效存单,而且六年来没有储户的任何存取款记录。
3月16日,艾超将存单交到大连农商银行革镇堡支行,委托银行工作人员寻找存款人。然而工作人员根据系统登记的信息,无法联系到存款人本人。
存款人已故其家属已动迁找不到人
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她们将电话打到了中革村村委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连农商银行的前身是大连市农村信用联社,革镇堡这个网点在此已经经营了30多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辖区居民基本都是客户。因此工作人员联系到中革村村委会,打听存款人李某是否是该村居民。
很快,中革村就给了回复,存款人李老先生确实曾是这里的村民,但是老人已经在几年前过世,老人还有家属,可比较遗憾的是,由于中革村动迁后尚未回迁,村民大都在外租住,李老先生的家属目前住在何处并不清楚,也没有相应的联系方式。线索就这样又断了。
费尽周折找家属却被否认甚至被怀疑身份
银行工作人员依然没有放弃,为了尽快找到存款人的家属,接下来的几天里,客户经理、会计人员利用午休时间到附近小区老人聚集的广场、楼院休息区以及商店进行走访打听。
深厚的群众基础再次发挥了作用,最终银行工作人员打听到了李老先生遗孀的住址。然而当工作人员找上门时,发现老太太最近并未在此居住,好在通过邻居,找到了老太太的电话。
当银行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电话那端老人斩钉截铁地否认了这笔存款的存在,甚至怀疑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和动机,认为是电信诈骗。在银行工作人员再三劝说下,老人才勉强同意到行里来看看。
于是3月20日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等取出来,还在这存,以后就认你们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人口中的“真是没想到”包含了多重意思,首先,老人确实不知道有这样一张存单的存在,因此将它和旧书一起当废品卖了,如今重见天日,相当意外。另一个是,老人没有想到,这张包在书皮里的存单能在废品收购站被发现,而且热心、负责的艾超没有随意丢弃,而是把它送到银行找主人;再就是,老人没想到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寻找自己如此费尽周折。
据了解,当天银行工作人员已经将存单交还给老人,由于存款人本人已故,办理这种特殊定期存款取款业务有相关的规定和要求,银行工作人员向老人讲明了所需要的手续,而老人坚定地表示,“等取出来,这钱还在这存,以后我就认你们了”。
据了解,2013年整存的这2.15万元,经过多年的自动转存,目前已达到26522.7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