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孔令磊 摄影报道)1月10日,青海省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17年我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其中,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2.4℃,是1961年以来青海省最暖冬季。具体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如下:
一、我省出现自1961年以来最暖冬季
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6.7℃,较常年偏高2.4℃,为1961年以来最暖冬季。全省大部气温偏高2~4.5℃,87%的地区气温偏高幅度位列历史前3位,其中民和、门源、甘德等23地达到历史第1位。
二、东部农业区春季较早出现第一场透雨
4月中旬及5月上旬,我省先后出现了两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降水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降水量大。东部农业区各地陆续出现春季第一场透雨,农业区大部透雨出现时间较常年偏早30天左右,其中湟源偏早40天以上,对牧草返青、春耕生产较为有利。
三、柴达木盆地春季日降雪量创历史极值
3月13日及18日,柴达木盆地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两次较强降雪天气过程,部分地区日降雪量达到大到暴雪量级。大柴旦、诺木洪13日24小时降雪量分别为15.5毫米、3.4毫米,乌兰地区18日24小时降雪量为10.1毫米,三地日降雪量均创历史极值,对道路交通造成不利影响。
四、我省出现2001年以来最重夏旱
6至7月,青南牧区东部及农业区降水偏少5成以上,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夏季旱情为2001年以来最重。东部农业区50%以上耕地出现中到重度干旱,造成粮食作物减产。牧区旱情影响牧草生长发育,部分地区牧草提前黄枯。
五、雷电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5至6月,全省出现多起严重雷电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及财物损失。其中5月23日,同德县采挖虫草人员遭受雷击,造成1死2伤;6月10日,囊谦县1名采挖虫草人员遭雷击死亡;6月16日,囊谦县1名采挖虫草人员遭雷击身亡;6月19日,青海桥头铝电某车间整流所遭受雷击,整流机组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余万元。
六、汛期降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5至9月,青海东部及南部多地因降水引发多起暴雨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致使12人死亡,道路、水利设施、民房等受损,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其中8月8日,西宁北山绿化区发生山体滑坡,造成4人死亡;8月30日,玛沁县发生山体滑坡及泥石流,造成7死2伤;8月16日,同德强降水引发山洪致1人死亡。
七、7月全省出现持续高温晴热天气
7月初,我省东部农业区、柴达木盆地共17个地方出现30℃以上的高温晴热天气,持续天数10余天,与历史同期相比,持续时间较长。其中贵德高温持续13天,与2000年并列历史第1位;省城西宁等8地持续时间11天以上,为1961年以来第2位;尖扎、湟源、德令哈等6地为1961年以来第3位。
八、夏末秋初阴雨天气影响秋收生产
8月中旬至9月上旬,我省东部多阴雨天气过程,阴雨天气持续13天左右。受阴雨寡照天气影响,化隆、兴海、同仁等地的小麦、青稞、燕麦、豌豆等农作物倒伏、发芽,影响收割等农事活动,致使作物减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九、入冬以来我省北部地区持续多日无降水
入冬以来,我省北部地区持续多日无降水。截至12月28日,柴达木盆地西部、海北、东部农业区持续无降水日数达到30天以上,其中诺木洪持续无降水日数多达110天,省城西宁无降水日数达65天,致使空气干燥,森林草原火险等级持续偏高,并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十、夏季冰雹灾害造成经济损失
6至9月,我省东北部出现29起冰雹灾害,化隆、互助等地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其中8月3日化隆县灾情最重,冰雹造成农作物成灾约979公顷,各类经济损失约1.3亿元;9月20日冰雹造成互助县约2.1万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1亿元。
此外,发布会上气象专家还介绍了2017年青海省气候概况。据了解,去年全省年平均气温3.5℃,较常年偏高1.2℃,列1961年以来第2位。年内青南牧区偏高1.3℃,东部农业区偏高1.1℃,环青海湖地区偏高1.0℃,柴达木盆地偏高0.9℃。从月平均气温来看,我省3月、5月、6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其余月份均高于常年平均值。
2017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413.3mm,较常年偏多1成。柴达木盆地偏多3成,环青海湖地区偏多3成,青南牧区偏多近1成,东部农业区接近常年。从月平均降水来看,我省1月、7月、11月、12月降水偏少,6月接近常年,其余各月均偏多,其中10月偏多幅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