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陈郁 摄影报道) 近日,在海东市互助县丹麻镇,在一曲《安召索罗》土族歌曲的伴奏下,当地千余名藏、汉、土各族农村妇女跳起了踢毽子舞,也拉开了丹麻镇“美丽乡村杯”民间传统体育竞技大赛的序幕。拔河、打毛蛋、掰手腕、拉八牛、拔棍、打陀螺、跳大绳……现场叫好声、助威声、喝彩声响彻广场,搅热了寒冬腊月的丹麻镇广场。民间传统体育竞赛轮番登台,开始“烹调”着腊月农闲里浓浓的年味儿。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当日,丹麻镇首届“美丽乡村杯”民间传统体育竞技大赛吸引了该镇17个行政村千余名当地农民群众的参加。同时,青海省文化馆还组织系列送文化下乡活动,更是吸引了全镇的群众纷纷前来观赏,将整个广场围了个水泄不通,整个赛场也成为了各民族群众的盛大聚会。土族群众独特的民族服饰、异域风情的装扮都得到摄影爱好者的喜爱,纷纷合影留念。在整个比赛场上,最有意思的要数拉八牛,土族人叫拉八牛,在藏族群众中也叫“押加”比赛或大象拔河,相传已有千年历史,此项目在少数民族地区是比较流行的传统体育活动。比赛时,两名参赛男子将一条长约5米的绳子两头打结,从各自裆间穿过,经过腹部套在脖子上,背对背站在河界两边。裁判员一声令下,两人即模仿大象姿势,两手与脚尖着地,以脚、腿、腰、肩、颈力拖动绳子竭力向前爬,直到一方被拉过中间的分界线定输赢。土族小伙兰生成和张发祥“狭路相逢”,一较高下,惹得在场观众“心痒痒”,在场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在我们这里,经常会拉八牛。虽然现在用的绳子跟以前的不同,但是这样的比赛,人人都能参与,大家都很积极。”丹麻镇东家村村民东得春说,每年农闲时节,自己村里也会组织农民运动会,“这样的比赛,是老辈人留下来的,现在丢了可不行。”
东得春告诉记者,丹麻镇每年这个时候都举行文艺演出比赛和体育竞技比赛,他已经参加了20多届了,而举办传统体育竞技比赛还是头一回,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体育竞赛,既传承了传统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村民们的凝聚力,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当日的活动现场,近千人一起踢毽子,这在互助县是很少有的事,现场场面十分壮观。“小时候活动项目少,我们只能踢踢毽子。现在老了,又开始踢毽子了。”在赛场秀艺的韩文生展示自己亲手做的毽子,“这比买的更得心应手。”
“把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赛事活动放到民众身边举办,既传承了我们土族的运动项目和文化,也达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效果。”丹麻镇党委书记黄志祥说,这样的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大家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享受健身带来的快乐,并养成自觉健身、主动健身的良好习惯,满足大家农闲时节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