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朵海平 摄影报道) 4月24日,2018年全省文物局长暨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在西宁召开。会议对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表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文物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文物事业呈现出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为全面推动全省文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文物保护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为文物工作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各部门职责得到发挥,文物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全省文物保护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加大。着力挖掘优秀文化遗产,文物价值不断彰显。文物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文物安全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近年来,全省文物资源状况基本摸清,文物基础工作扎实推进;文物保护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博物馆发展势头良好;文博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步伐加快。根据青海省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我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其中新发现2416处,复查3995处。新发现占总登记文物点的37%。古遗址3788处、古墓葬967处、古建筑819处、石窟寺及石刻99处、近现代重要事迹及代表性建筑524处、其他214处。
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从2012年起至2016年结束。此次普查基本摸清了全省国有单位和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场所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情况和保存状况,初步实现了摸清家底、建立机制、服务社会的三大目标。全省共参加普查人员1018人,其中省普查办75人,市(州)、区(县)、省直文博单位及各相关单位943人。全省各级普查机构共落实普查经费2204万元,其中省级财政共投入935万元,市(州)、区(县)级财政共投入1269万元,为普查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普查期间,全省共调查6000余家国有单位和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场所,并对388家反馈收藏有文物的国有单位和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场所进行了普查。经实地普查并确认登录有文物的国有单位及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场所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为254家,登录可移动文物共计69960件/套,实际数量为312793件,登录珍贵文物总数2746件/套,涉及文物类别34项,其中教育系统2家,登录可移动文物共计31件/套;卫生系统1家,登录可移动文物共计9件/套;法院系统1家,登录可移动文物共计1件/套;文物管理所、博物馆28家,登录可移动文物共计51771件/套;图书馆2家,登录可移动文物共计5153件/套;档案局(馆)9家,登录可移动文物共计5099件/套。普查时对文物收藏单位信息、文物保管信息、管理情况等同步开展了调查,确保了全省可移动文物基础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普查结果显示,全省可移动文物呈现出资源丰富、收藏体系多元化、文物类型众多、文物数量快速增长等特色。
会议还对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9家先进集体、29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颁发了获奖证书。玉树州文物局、贵德县文管所、青海省博物馆等6个单位负责人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全省各市(州)、县文物(文化)局局长(文管所所长)、各市(州)博物馆馆长、省直文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共计12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