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樊永涛 摄影报道)科研不同于其他的工作,是从不确定中寻找确定,从茫然中寻找希望,科研意味着科学的判断、意味着笃定和可靠,需要经历脑海中无数遍的博弈和模拟,实验室反复的实验和论证,在纠结和反复、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中找出答案。解芳,一位科研工作者,十一年来顶着压力和不确定性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崎岖之路。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在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见到了解芳。在此之前,记者多次电话预约采访,都被告知在调研或者在车间生产一线。正如她所说,闭门造车的科研不是真正的科研,只有接地气才能真正出成果。
“青海沙棘的营养价值在西北沙棘种植区域中含量最高,随着我省生态产业的大力发展和各项壮大经济林政策的落实,将会发挥出沙棘最大的经济效益,沙棘产业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一聊到沙棘,解芳的眼睛就开始发亮。
解芳是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办公室主任,是青海省特色浆果资源利用质量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和青海省沙棘工程中心主要技术人员,也是国家三级创新工程师。参与完成了《超临界CO2萃取沙棘油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沙棘果汁除铅技术研究》、《沙棘籽粕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等共19项科技成果。
2007年,解芳从南京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青海,进入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研发与科技创新工作。刚入公司,解芳就被分配到总工办从事研发和创新技术工作,做为一名基层的研发工作人员,解芳勤奋踏实,工作中虚心向老同志学习业务,工作之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很快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成长了起来。
进入公司近十一年来,解芳参与了“十一五”国家重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星火计划项目、火炬计划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等40多项国家级项目、省级重点项目和自主创新项目。2007年参与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课题顺利实施完成并通过科技部验收,形成了多项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并成功被企业转化为产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于2011年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
实践出真知,科研工作不能脱离实际,十一年来,解芳时时刻刻践行着这个原则。2007年在公司没有一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参与申报了《离子交换法减除沙棘果汁原料中重金属铅含量的方法》发明专利,并于2014年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自此,通过研究开发,先后参与申报《一种沙棘果泥中果油及多糖联产提取方法》、《一种湿磨法分离沙棘籽粕蛋白工艺》国家发明专利共22项。“离子交换法减除沙棘果汁原料中重金属铅含量方法”专利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处理能力达3000吨/年,帮助企业增效600万元/年。2007年,公司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扩拓市场,开始发展有机产品。2008年解芳接手公司有机产品认证工作,顺利完成了公司沙棘、枸杞、白刺和蚕豆产品的欧盟和美国有机认证,使公司产品质量和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青海省沙棘等特色资源开发研究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青海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西宁市优秀职工、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优秀党员、青海省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一项项接踵而来的奖项和荣誉,见证了解芳十一年来的科研成果。 “科研无止境,奋斗最幸福。我们所处的新时代,让科研工作者有了更大的舞台,希望我们的科研成果能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实在在的效益。”解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