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青海新闻

【“感动青海人物”网上展播】王涛:惠达一方的大爱

时间:2018-07-31

  

  他是一名领导放心、百姓满意的好干部;他刻苦学习,甘于奉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精心钻研、善于创新,在服务“三农”的进程中打破传统,跨越前进,带领着一支优秀的农商金融队伍,给大通“三农”事业持续发展“修桥铺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默默奉献。他就是青海大通农商银行董事长王涛同志。

  王涛自1989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凭着刻苦钻研、甘于奉献的拼搏精神,历经从黄南州民贸局到建设银行的大跨度行业锻炼,于2006年4月调入大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担任理事长。刚来到大通农村信用联社时,企业资不抵债,在全县的金融行业中排在最后。面对如此困境,王涛感到压力巨大,为了挽回尴尬境遇,王涛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争取政策支持,积极推行了文明信用工程、“双基联动”合作贷款、金融精准扶贫、金融惠农服务基础建设等措施,促进了诚信大通建设。

  2014年11月,大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完成股份制改制。改制后的大通农商银行更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实施文明信用工程的过程,也就是全县农民诚信教育的再升华过程,全县近30万农民群众从中受益。王涛担任董事长以来多次荣获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省农信社系统综合管理、优秀管理人员等荣誉称号,是首届县级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受到各级政府和群众的好评。在他的领导下,大通农商银行蝉联三届全国文明单位,存贷款业绩年年攀升,存贷款快速增长,现位居大通县的九家银行之首。

  大通农商银行始终本着依法经营、诚信为本的理念,服务三农、服务小微。2013年被中国人民银行评为“2009―2012年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先进集体”;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被青海银监局评为青海省“良好银行”。 2017年继续保留“全国精神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获得了全国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标杆银行”、中国银行业2017年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支小服务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有人说诚信是和煦的春风,带给大地无尽的暖意;有人说诚信是夏日的露水,带给人们无限的凉意;我说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弃的人生契约。”这是王涛同志常说的一句话,在实际工作中,他也是这样做的。

  王涛同志在思想上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不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责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不安于现状,努力开拓。提出了“不为农民求发展,枉为大通农商人”的口号。当王涛下乡来到向化、东峡、宝库等偏远乡镇看到贫困农户艰苦的生活条件,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感觉工作不到位,以后要更多地走进老百姓,因为农商银行的根就在农村。

  针对工作中一些基层信贷员“吃、拿、卡、要”及内部信贷违规现象,参与制定《大通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违规违纪经济处罚暂行规定》、《大通农商银行解除违规违纪员工劳动合同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从源头上堵死了工作人员违法违纪的后路,端正他们的思想态度,保证资金运营安全。

  王涛将支农服务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他深知金融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与当地文明办联合开展了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在实际操作中,以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结果为基础,取消以往贷款的担保、抵押等繁杂手续,以诚信为杠杆,以“一次核定、余额控制、随用随贷”的原则,评定出文明信用户,发放文明信用贷款。把原先0.3-3万元的授信额度,提高到现在的3万元-10万元,并对优质客户实行临时授信10万元-50万元,对每年涌现出的文明信用乡镇、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户进行表彰奖励,对他们的再贷款利率下浮1%和0.5%。文明信用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贷款积极性,还成为对诚信教育方式,对农民群众现身教育“诚信”带来的好处,农村的信用环境明显优化。截至目前,大通县20个乡镇中17个乡镇已达到文明信用乡镇标准,289个村中238个村已达到文明信用村标准,8万多农户中文明信用户达到6.1万户,授信总额30.4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4.82亿元,其中:精准扶贫贷款6882笔4.2亿元。大量的支农信贷资金活了产业、宽了路子,全县广大农村出现了苗木种植、生态养殖、农机具经营、运输、乡村旅游等各种产业竞相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良好局面。

  在大通,农民“贷款慢、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已经成为历史。相反,比诚信,争当文明信用户,比致富,争当创业致富能手已蔚然成风,已成为广大农户的自觉行为。王涛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对工作认真负责,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素质和农商银行未来发展要求的差距,抓住一切空间时间学习业务知识、法律法规、财务知识以及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上级业务部门的文件。

  根据贷款对象量身定制“村干部贷”、“模范贷”、“乡医贷”、“园丁贷”、“医护贷”、“伊穆贷”、“惠农POS贷”、“惠商贷”、“幸福贷”等十种“因您贷”系列个人信贷产品,农户凭个人信用、获得的荣誉等以无担保、无抵押以及利率优惠方式最高可以贷款200万元。“因您贷”系列产品发放的信用贷款目前已经有1103笔,金额11593.1万元。这种灵活方式,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为巩固和发展取得的文明信用工程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采取相互挂职、召开联席会议、延伸金融服务工作室等方式,进一步拉近了与农户的距离,使大家懂得了更多的金融知识,普惠金融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了,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金融服务精准扶贫。

  在县委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和20个乡镇、289个村的紧密配合下,以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设为基础,积极开展了“双基联动”合作贷款业务。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双基联动”贷款51113笔,金额40.19亿元,产生不良贷款仅42.1万元,不良率为0.01%。

  在全县30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里有农民的资金需求,就有农商银行派出的40多人组成的金融服务工作队伍,每个工作日上门到农户家庭调查经济状况、贷款需求、贷款用途及贷款清收,既做到了贷款发放有的放矢,又防范了金融风险;既做到了农户创业致富有靠山,又教育了个别不讲诚信的赖账户,维护了农商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把全县二百九十个惠农金融服务点升级改造为服务中心,增加残损币兑换、精准扶贫贷款资料收集、电商平台、电子银行等服务功能,打造多功能的惠农金融服务中心,对贫困户等农户免除跨行交易手续费,为贫困户等农户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金融服务,使他们足不出村就可以存取款、享受电子银行等基础金融服务,实现了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作为大通农商银行的领头人,王涛不仅业务素质高、技能全面,工作作风端正,更善于调解和带领农商银行员工,使大家共同进步,在员工中建立威信,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他时刻以农商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工作准则,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以律己、不怕得罪人,把提升信贷资产质量摆在工作第一位。在平时工作中,做到对同事关心爱护,热心帮助,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想法。带出了一支思想上进,业务精湛、积极阳光的金融队伍。每年在农商银行系统评选表彰十类“最美员工”,进一步凝聚了广大员工的人心,弘扬了“大德通行 福农惠商”的正能量。王涛同志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客观公正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打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在跟员工一起工作时,员工更愿意把王涛同志当做兄长或朋友,工作和生活中相互支持,王涛也常为员工着想,谁家有困难,就及时帮助解决,基层网点都开设食堂,员工可免费就餐,基层网点设立职工书屋、健身房、淋浴间等。每年为员工设立一天“孝亲假”,员工的生日、家属因病住院,就有农商银行领导的声音、祝福和关爱。

  作为全国文明单位,王涛深知,履行社会责任,用爱心回报社会,是他要做的重要课题。在他的领导下,农商银行从2008年起成立了“信合爱心基金”。全体员工每月以自愿捐款及农商银行每年固定出资的形式向全县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教育系统、灾区、社会弱势群体,系统内贫困员工家庭等捐款;参与县域重大文化活动的冠名赞助,多年为大通县传统“六月六”花儿会、道德模范、美德少年、十佳美丽乡村评选活动等提供资金支持累计达1020万余元,展示了全国文明单位的风采。严格生产经营成本控制,确保上缴国家税收,累计上缴税收15853万元,成为当地金融企业的纳税大户之一。增加“三农”服务成本,切实为农户利益着想,农商银行让利于民4200余万元,确保了服务质量,树立了诚信的企业形象,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老百姓贷款利率4.2―4.35%,位居全县各金融行业最低,营业网点和代理网点分布全县各村,存取款最方便。自从和县文明办开展农村文明信用工程,老百姓手持信用证即可贷款,在省市文明办召开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多次学习交流了大通县的典型做法,成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名片。农商银行业务渗透各行各业,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比如很多次农商银行的员工打车,出租车师傅坚决不收费,他们总说:“你们农商银行为老百姓办了那么多好事,这几块钱算什么……”

  王涛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打造出口碑好、支农作用大、受社会各界敬重的地方精品小银行,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创建文明信用生态做出了贡献,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树立了标杆,这就是道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

  • 上一篇:全国网媒记者走进“青藏第一关”宗喀拉则
  • 下一篇:“平地追击”大卫德诺克・伊俐亚再披蓝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