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樊永涛报道)清晨,随着垃圾转运车到达家门口,玉树州杂多县萨呼腾镇吉乃滩社区居民普江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两类,把家里前一天的垃圾分别装进2个环保袋子中,扔进了垃圾运转车。这是已过古稀的普江每天必做的事,在他看来垃圾分类是个利国利民好事儿。
“过去,‘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情况特别严重。”普江一说起以前的环境境况,一个劲儿的摇起了头。“现在回收垃圾的过程很简单,也很方便。每天早上垃圾转运车开到家门口时,只需把提前分拣好的垃圾拎出门,倒进车里就行了。”
在杂多县,对于每一位普通的居民来说,垃圾分类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而是一个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多县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澜沧江、长江南源的发源地,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具有极独特和重要的生态环境地位。然而,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杂多也开始面临垃圾处理的难题。
为此,杂多县引入垃圾分类理念,经过3年多的试点推广,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区、学校、企业、牧民共同参与、互相监督的“户分拣、村保洁、乡收运、县处理”的“N+1”牧区垃圾处理新模式,昔日的“垃圾城”变成了今日的“清洁城”。
如今在杂多县,每一家的塑料瓶、易拉罐、纸板、玻璃4个分类垃圾桶都摆放在显眼位置,这已经成为标配。
“我们具体的做法就是‘垃圾不落地,出户即分类’。”杂多县吉乃滩社区居委会主任乃措卓玛说,牧户根据生活垃圾的危害程度及可回收程度将自家的生活垃圾分别装进不同的袋子,分类的垃圾由乡里安排负责转运到县里的垃圾处理场做后续处理。
“然而‘垃圾出户即分类’的理念最初还是遇到了阻力。”乃措卓玛回忆,为了确定要不要收1块钱的卫生费,社区召集牧户,开了好几次会。经过多次讨论决定,社区每户每天交1块钱的卫生费,这笔钱用来给村里的环卫工人发工资。乃措卓玛说:“交卫生费,其实是想让牧民们明白,他们在垃圾处理上出了钱,要更有责任心。”
“一块钱卫生费”制度批准实行后,乃措卓玛发现,“卫生费”确实管用,大部分的牧户都主动将垃圾分类,送出家门。
而另一个促使牧民在家里完成垃圾分类的重要原因,则来自创新社区环卫管理。杂多县通过政府聘用的方式,组建了一支279人的环卫队伍、110人的社区保洁员队伍,基本满足了县城街巷、社区、省道沿线等重点部位的环卫需求。
此外,杂多县还设立46个环保网格,184个卫生小组,配备网格长和卫生小组组长,招录生态环卫公益岗位人员,初步建立了“以社区为依托,以环保网格为载体,以卫生小组为抓手,以困难群众为主体,以垃圾分类为目标”的环卫体系。
当地群众将垃圾转运站(右)内的垃圾放入清洁车运到杂多县城 摄影:本网记者 孔令磊
如今从玉树到杂多县,途经昂赛、莫云、阿多等乡镇,每隔两三公里,就能看见两个外形像彩色帐篷的垃圾转运站。这些转运站的垃圾也将运到杂多县城统一回收处理。
除此以外,杂多县还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各乡镇、9个社区和部分居住点共配发了1辆压缩车、7辆摆臂车、11辆清运车、55个封闭式垃圾斗、135个垃圾箱、55套环卫清扫设备。
随着回收垃圾的增多,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么多的垃圾如何更有效率地回收、处理?杂多县的举措是:统一回收的垃圾,按照危害等级和可回收程度进行填埋和压缩转运处理;同时,引进有能力的企业参与,由政府监督企业完成垃圾回收处理工作。
杂多县环保卫生有限公司负责人才东周说,杂多县每天产生的垃圾最多时达50吨,少时也有25吨。以前垃圾处理主要靠填埋,现在经过前端的分类,只有部分垃圾煤渣、餐厨垃圾等需要填埋,后端的处理也非常便利,工作人员只需要将诸如纸盒、易拉罐等进行压制,然后送到垃圾处理设备更好的西宁市统一处理。
距离杂多县新城区一公里的杂多县垃圾处理厂,在宽敞的蓝色厂房内,一台垃圾热解气化设备十分引人注目。设备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全国高海拔地区尚未建设垃圾热解气化处理设施,这套小规模的垃圾热解气化设备是针对高原缺氧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垃圾的特性而设计的。目前,经过多次试验、改进,该设备已在杂多县投入使用。
高原地区小规模垃圾热解气化设备的投运,不仅为青海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奠定了硬件基础,更为青海这个生态先行区环保科技创新 出了新路。
如今,杂多的牧区垃圾处理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目前已在三江源区域以及青海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