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雒婷 报道) 9月10日,记者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改革开放4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开放型经济建设走过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攻坚克难和艰苦创业相互交融、规模从无到有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商务系统立足自身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对外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着力建设对外合作交流平台,着力打通全方位对外贸易渠道,着力拓展对外开放合作空间,在构建全方位、多元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思想解放带动制度变迁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人民思想观念从僵化封闭到革新开放,从因循守旧到探索创新,思想解放带动了制度变迁,盘活了要素资源,推动了经济发展,提升了幸福指数,合力催生了青海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聚焦青海商务事业,省商务厅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推进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首要前提,坚持构建开放包容、勇于实践、依法行政、主动作为的干事创业环境,不断深化对加快开放型经济建设的认识,积极参与对外经济合作交流;对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认知更加清晰,服务企业拓展市场的积极性不断加强。
我省在北京、上海、武汉、香港等多地举办“青海商品大集”,在阿斯塔纳世博会举办“大美青海”主题宣传日活动,推介本地优质产品,提升青海品牌知名度;利用新媒体、新平台推介青海特色优势产业产品“走出去”的举措不断创新,充分利用青洽会、藏毯展等重要经贸展会,持续增加青海元素,认真讲好青海故事,全方位吸引境内外客商“牵手青海”。
体制机制实现新优化
省商务厅始终把优化体制机制作为推进开放型经济建设的关键环节,坚定不移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与职能转变,取消和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5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省和市州“两个清单”全面建立,成为保留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
积极推行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管理,对境外投资企业全面实行备案制管理。与商务部签署了“省部合作协议”,牵头省内相关部门建立了青海省对外贸易发展联席会议机制。专门成立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整套相对完备的工作方案,梳理出“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监督管理”、“成品油经营活动监督管理”等5类抽查监督事项,对两市六州43家企业开展了随机抽查,实现了抽查事项和检查地区的全覆盖,为推动贸易便利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外贸发展跃上新台阶
2017年全省自营商品进出口总额达6.26亿美元,与1980年自营初期的887万美元相比,对外贸易额增长近70倍,年均增长11.2%。
近年来,商务领域大力实施“千万美元潜力企业培育计划”和“出口自主品牌培育计划”,着力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改变以往高耗能产品占主导地位的出口格局,大力发展新能源、特色农畜、特色文化等新领域产品进出口,其中盐湖化工、新能源、祁连玉石等产品首次出口;关键设备、核心零部件、初级原材料和肉类进口大幅增长;成功引进迪士尼乐园专属玩具生产加工企业,加工贸易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我省先后打造6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行业性国际品牌,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外贸企业10家,获得青海省著名商标的外贸企业10家,获得国际认证或行业内认证的的外贸企业6家。
与此同时,我省深入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2017年与113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对日本、美国、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超千万美元。
双向投资取得新成效
利用境内外资金规模不断扩大,我省商务系统坚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异地商会的作用,加强与商务部投促局、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以及相关驻中国使领馆的沟通合作,通过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网上招商、会展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不断提升吸引外资效率。
截至2018年6月底,累计审批外商投资企业622家,投资总额103.32亿美元,合同外资51.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94亿美元。投资项目涉及锂电池上游产业、风电场开发、民族服饰用品、针纺织品等多个领域,其中引进外资融资租赁公司、期货公司及外资电影放映公司,填补了我省在金融和高端服务业无外资的空白。
同时积极推进对外经贸合作、投资建设、劳务合作和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合作,先后与2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合作项目,项目涉及农业种植、矿业开采、生物科技、酒店管理、物流、房地产、贸易等行业。截止目前,全省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达10家,2011年至2017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累计约13.64亿美元,增长7.5倍;截止2018年6月,曾在我省备案、核准的对外投资企业79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8.54亿美元,其中1000-10000万美元之间企业10家,1亿美元以上企业4家。累计派出各类出国劳务人员6700人,主要从事工程建设、地质勘探、农业种植、渔业加工、印刷制本、设备安装、纺织等工作。
我省还与联合国驻华系统签署《共同推进在青海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开展合作意向书》,在我省实施了“一个都不能少:从承诺到行动,在中国青海建设包容性健康城市和社区”综合项目。累计接受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项目617多个,受援金额约2.3亿美元,每年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平台建设获得新发展
省商务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响亮品牌”要求,积极打造永不闭幕的藏毯展,连续成功举办15届“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展会荣膺“改革开放40年,40个品牌展览会”殊荣,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唯一地毯类专业展会。2018年藏毯展再创历史新高,34个国家和地区的223家企业参展,国际参展商比例高达6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展客商成为境外主要参展力量,参展国家和企业分别较上届增长25.9%和26.7%,展会现货交易合同订单和意向签约额近2亿美元,现货交易额8300万美元,比2017年增长约4.3%。
“青海元素”更加凸显,首次将藏医药文化展示、各市州特色商品引入展会。着力推进贸易平台、国际营销网络和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三项建设”,建成国际营销网点15个、综合性进口商品展销平台12个,2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加快了我省特色产品走出去步伐,丰富了老百姓多元化的购物需求。
口岸建设取得新突破
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青海省西宁航空口岸对外国籍飞机开放,2012年8月1日,西宁至台北直航航班顺利执飞,标志着我省至境外直航航线的正式开通,实现了新的跨越。十几年来,按照一类口岸的标准,我省先后投入了1.25亿元资金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边防部队营房及办公大楼、口岸联检综合楼、T1国际航站楼改造及配套设施、国际货运临时场所和口岸检验检配套工程等项目,口岸基础设施的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2016年10月,青海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关运营,填补了青藏地区海关保税监管场所的空白,截至2017年底,该中心进出口报关单货值1287万元,监管货物34.75吨。
同时,针对我省多民族聚居的特点,为帮助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保障各民族出行方便,在多方协调努力下,我省先后开通西宁至曼谷、首尔、台北、香港、东京、吉隆坡、麦地那7条国际(地区)航线。航空口岸从最初保障国际(地区)航班3架次/年,进出境人员189人次,猛增加到2017年的929架次/年,进出境人员3.4万余人次。自国际航线开通以来,共保障国际(地区)航班2593架次,验放出入境人员122446人次。特别是2016年9月开通的西宁—麦地那朝觐直航包机,每年保障2200名穆斯林群众前往麦地那朝觐,结束了我省穆斯林群众长期以来依靠省外机场出入境朝觐的历史。
近年来,为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我们会同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青藏分公司,依托现有的铁路物流设施,创新口岸监管模式,正式开行了我省首趟西宁—比利时安特卫普中欧班列,填补了青藏高原无中欧班列的历史空白。2017年,我省又先后开通了2列中欧班列,搭建了青海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新通道。同时,积极推广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运用工作,2017年8月成功通过“单一窗口”标准版完成申报货值8万美元的藏毯。截止目前,青海省已在标准版上完成806票业务申报。
省商务厅副厅长李雅林表示,未来,全省商务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落实“五四战略”为主抓手,以实现“一优两高”为总目标,牢牢把握青海发展的最大机遇,时刻牢记青海的最大价值,不断挖掘青海的最厚底蕴,紧紧抓住青海的最强动力,始终沿着青海的最佳路径,继承发扬青海最宝贵财富,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