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三角区。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王柯岚 摄影报道)夏季,是草原最美的季节。
海拔4500米的沱沱河地区,毫不例外,在此时也是最美的。
凝眸草场、远望雪山、举头看云、俯身观草,在这里总觉得两只眼睛不够用。但如果你以为长江之源只有这些,那也就错了。
从断崖之上眺望当曲上游。
牧人仁青多杰自小放牧,在自家20万亩的草场上奔跑长大。“那是前几年快入冬的时候,傍晚太阳已经快要落到山下了,我在三岔河的断崖上看过两群雄性白唇鹿为争夺交配权大打出手的大场面。打得太激烈了,鹿在断崖下面的河滩上,离我有好几百米远,可我都能听到雄鹿双角激烈碰撞的声音。打了差不多有20分钟哩。打赢了的又威风又神气,输了的都灰头耷脑的”。听仁青多杰说着,脑海里自动脑补这雄鹿们打斗的场景,好不壮观。
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与唐古拉山镇牧民自愿结成的地方性环保公益团队 唐古拉山镇通天河牧人生态环境保护小组于本月月初正式成立,仁青多杰任小组长。多杰组长表示,今后在保护小组的保护范围内,要力争达到没有一只野生动物因人为死亡或被盗猎的效果;集结更多的牧户一起来保护草场和野生动物,把保护面扩大到整个唐古拉山镇。“这几年在自己家草场上偷猎的人少了,草场也比前两年得到了很好的恢复,野生动物多了,”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自己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每一个牧民坚守的绿色底线。
草原人家里通了电话。
藏族人好客、仁义,不管你是谁,只要走进他的家,就是他的客人。在已经85岁高龄的老阿妈普日措家里,酥油茶香飘四溢,热乎乎的牛粪炉子烧得很旺,炉上的水壶里坐着两壶吹着小曲的热茶。说起这两年草原的变化,老阿妈普日措给我们讲了一个就发生在今年年初发生的“血案”。
孤山——班德山。
普日措家的草场在距沱沱河大桥上游50公里处的班德山一带,班德山是这一带的唯一的孤山,绿色江河保护站的红外摄像机在这山上记录到过不少野生动物的身影。其中,令志愿者为之兴奋的是曾在夜里拍摄到过一家雪豹上山休息的影像。可不巧的,这3只明星雪豹成了猎杀普日措家两大一小3只羊的“凶手”。“血案”发生在初春,班德山还睡在大雪之下。大家分析,雪豹是因为断粮才对家畜下手的。“虽然少了几只羊,但这是好事,我可有好些年没有这些老朋友的消息了呢,这说明我们家的羊肥了,更说明我们草原的环境越来越好喽!”老阿妈打趣道。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格尔木唐古拉山镇党委书记赵守元说。
藏族人好客、仁义,不管你是谁,只要走进他的家,就是他的客人。
野旷天低,疾风劲草,云卷云舒,草原风光总是令人迷恋。回想此次沱沱河之行中,能幸运看到几匹藏野驴奔过,能站在断崖上看着八匹白唇鹿渡河而去,能在车上看着藏原羚扭动着心形的白屁股从眼前闪过,能矗立班德湖畔看到展翅翱翔的斑头雁、坐在窝里岿然不动孵蛋的凤头 、悠闲漫步于湖边湿地的黑颈鹤,能在山顶看见小路上窜出的草原兔机敏地晃动着长耳、胖乎乎的旱獭从洞里探头探脑向外张望,能在远远的地方看到姿势优美一跃而起的藏羚羊……真是此生莫大的幸事!
而随着那些灵动的身影忽上忽下的,是眼见者们激动而又雀跃的心。
新闻延伸
白唇鹿
白唇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该物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及四川西部、西藏东部。白唇鹿的主要食物是草本类植物,特别是高山嵩草占优势的莎草科、禾本科及豆科等植物。春、夏两季喜欢采食灌木的嫩枝叶及野生草本、木本植物的花和叶;秋、冬两季喜欢采食野生植物的籽实和干叶。
截至目前,青海省已有效地控制住了捕猎,白唇鹿生存环境有了大的改善。野生白唇鹿种群数量变得越来多。
雪豹
雪豹分布于中亚高原,我国青藏高原及帕米尔高原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全身灰白色,具黑色斑纹;尾粗大,具环纹。体长110~130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约38~75千克。栖息于海拔2000~6000米的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和山地针叶林缘,为分布海拔最高的食肉动物。有固定洞穴,夜行性,多晨昏活动,独居。以伏击式捕食山羊、岩羊、斑羚等各种高山动物,偶袭击牦牛群、咬倒掉队的牛犊。。1~3月为发情期, 5~6月产仔,每胎1~3仔,2~3年性成熟,寿命一般10年左右,人工繁殖极困难。因毛皮珍贵而被捕杀。
近年来,科研人员、环保志愿者在青海玉树地区、唐古拉山区多次发现雪豹活动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