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分享环节
优秀的新闻人都有一颗不变的初心。改革开放40年来,从昔日尘士飞扬砂石路、搓板路,到现在全省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青海交通的发展在青海交通音乐广播记者李涛看来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在故事分享环节,李涛说:“在8月底9月初,和同事沿青藏铁路全长近33公里的新关角隧道采访,守护人吴瑞青在份艰苦环境中一干就是30年,他见证了新老关角隧道30个春秋的变化发展,明年,52岁的他就要退休了,回头望去,包括“火车头奖”等20多项荣誉是给他默默坚守和辛勤付出最好褒奖,这在业界是最高荣誉。我们常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很多件事,但是一个人能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情,真的太不容易又太了不起了。”
“干电视新闻20多年了,我不敢穿高跟鞋。”谈起一次难忘的采访经历,青海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采访部副主任杨惠瑾说。“那时候,摄像机上没有机头灯。当时摄像记者要拍一个摇的镜头,按理我打着灯也要随摄像机一起从左摇到右。因为从来没打过,就忘了一起摇这个动作。摄像记者当时回过身来狠劲看了我一眼。回来后,摄像记者说,‘惠瑾啊!我的头发、耳朵快要被你打得灯烤焦了。’”的确,记者这个职业,普遍的认知是自由和潇洒,但实际上这项工作不仅有高负荷的工作,不断创新的压力,还会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况。
现场新闻工作者
在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如何发出传统媒体的“好声音”?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张璐这样说,新媒体大潮的袭来直接影响着她的工作节奏与方法。为了适应这种追求速度的新媒体采编节奏,张璐习惯了用手机拍照、写稿,滚动式播报新闻。采访中,她用手机拍下小视频,第一时间发给编辑推送至网络,全程用手机打字记录,并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好文稿,使得新媒体端能够在第一时间推送信息。一专多能这个词,在如今网络记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
耐得寂寞,专心做好内容。在媒体融合大势下,如果记者的足迹依旧能深入到基层,帮民所需、解民所忧,何愁没有关注度,又何愁没有影响力?这些一线记者,他们不惧风雨兼程、不怕艰难险阻。因此,来自基层鲜活新闻多了,官腔官调少了,老百姓声音响了,空话套话少了,实实在在内容多了,群众语言多了,一线记者们用“走转改”的坚实脚步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诗歌朗诵
正如在活动最后朗诵诗歌《东方风来再扬帆》所言,“作为新时代的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新时代新变革凝魂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