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本网通讯员 谈林明 摄影报道)《兰亭序》言,“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禊事”即禊祭之事,指临水洗濯、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且不说在历史文明的长河中,这种祭祀活动是否已演变或消亡,但这临水洗濯、祓除不祥以及《兰亭序》中描述的风物景致和表达的情怀似乎与青海人的民风、民俗“浪河滩”有着一定的渊源。
青海是河源文化的发祥地,有着人类自古逐水草而居的文明根基和底蕴。过去,青海人就有在每年春夏时节到河边浣衣晒物,祛污除秽的习俗。在波光盈盈的河边洗洗晒晒一天的时光,吃“熬茶”、享美食,怡然自得,即可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可喟叹世俗繁芜、人生苦短,享受难得物外的心境。这也许就是青海人为什么喜欢“浪河滩”的缘由了吧!
西宁火烧沟治理
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加快了,这种“浪河滩”的习俗、习惯也有了变化。那就是不用再到河边临水洗濯、祓除不祥了。但在春夏之交,选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顺邀亲朋好友“煮羊肉”“下面片”,“青旗沽酒,各家炊熟”其乐融融的相聚一番,也成了青海人的一大快事。《兰亭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兰亭”之妙和青海人的“浪河滩”看上去有异曲同工之处。
而事易时移,青海人的“浪河滩”,其格调和情怀比之《兰亭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又有了另一层境界。那就是绿水青山不仅仅是眼前的“兰亭”,更要世世代代“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一江清水向东流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只有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才能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这是青海守护绿水青山的战略意义所在,使命所在。
2017年底,青海省全面建立河长制,全省共落实五级河长5925名,河湖管护员9842名。河湖有了河湖长,青海人的“浪河滩”又有那些变化呢?
以前,青海人“浪河滩”虽说有“兰亭”之妙,但其实相去甚远。因为,所谓的“浪河滩”是只求自己尽兴而归,却不知留下了多少垃圾污秽,污染河流生态。那时,依水而建的茶园、山庄餐饮经济也是相当红火,整个夏天,青海人都少不了浪几次“河滩”,乐此不疲。那时管理跟不上,河流不堪负重,对于身边的“母亲河”人们只知道索取,还不知道保护河流生态健康有多么重要,也不知道这是时时处处的一种责任,需要每一个人身体力行的“呵护”。
河湖长制正在悄然改变着这一切。现在青海人“浪河滩”的少了,曾经的“浪河滩”也转变为了“巡河滩、管河滩、赏河滩、护河滩”。对河流生态的保护意识和行动加强了,因为有人管,有人监督,不再像以前可以随意在河边埋锅造饭,自娱自乐了,那些河边星罗棋布的茶园餐饮也消失了,很少有人再像以往随意在河道排放污水和生活垃圾了。
黄河亲水护水放流活动
从“浪河滩”到“护河滩”,青海人的“河源文化”又多了精彩一笔,“三个最大”在水上得到了具体体现。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打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已成为近全省600万名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
近三年来,青海对非法采砂、入河排污口、水库垃圾围坝、河湖固体废弃物、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仅2018年,全省整治非法采砂场144家,对154个入河排污口制定了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并全面取缔各类保护区入河排污口。整治涉及河湖生活、建筑垃圾点位76处,全省共排查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问题226件。督促指导211家重点水电站安装生态基流监控设施;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2处;关闭沿河湖禁养区内规模畜禽养殖场66家。群众看到了政府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的措施和决心,一些河湖初步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
茶卡盐湖最美倒影
河湖长制移风易俗,不仅推动了民风的转变,也带来了价值观的思考。由此,我们也看到,青海人真正的《兰亭序》已拉开大幕。2017年起,青海湖景区、年保玉则风景区保护性关闭。2018年,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取消了8个省级农产品主产区所属县和20个重点生态所属县GDP等指标,引导各地切实履行好生态保护责任,全省近三分之二的县牺牲发展机会,全力保护生态,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青海以鲜明的态度,作出了生态优先的战略抉择。
玉树巴塘河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如果说《兰亭序》意在珍惜当下,是一种看透生死、看透宇宙的超然,求的是“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那么青海人的《兰亭序》既有现实的责任也有理想的浪漫情怀。那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一个青山叠嶂,绿水潺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未来,是留下丰厚的生态“遗产”,“亦将有感于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