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青海新闻

“马背学校”的蜕变

时间:2019-01-12

青海新闻网(本网记者樊永涛摄影报道)有时候,幸福感来源于对比。

对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的村民们来说,从雪山到城镇,从游牧到定居,从牧民到市民,这种对比尤其强烈。而让他们最欣慰的是从最初的“马背学校”到如今现代化的校舍,子女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19年初,从格尔木市区出发,沿着109国道向南行驶,不久就到了长江源村。极具藏族特色的大门、马路两边太阳能路灯、微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进入村中这些显得格外醒目。继续行走,便来到长江源民族学校。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来到三年级一班的教室,同学们正整齐朗读着《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标准的桌椅,看着眼前的教学条件,校长李军为我们讲起了长江源民族学校曾经的故事。

“学校自建校至今,办学经历了六个时期,从最初的马背教学、帐篷学校,到完全小学、希望学校,再到如今的移民学校、均衡发展。”李军说。所谓“马背学校”是教师骑着马到各放牧点巡回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过去唐古拉山镇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当地儿童入学十分困难。为了让这些广大牧区儿童受到正规的文化教育,教师们带着黑板和教科书,到相隔遥远的各个放牧区授课,或是几个就近家庭的孩子集中到一起上课,由于教学条件差,起初的教室由帐篷构成,于是就有了“帐篷学校”。

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牧民逐渐定居,唐古拉山镇逐步实现固定的学校和教室,“马背学校”、 “帐篷学校”渐渐被全日制定点教学模式所替代。“搬到格尔木市之前,牧民们都是先骑马送孩子到路边,再统一找车送去学校,牧民们放牧的地点不固定,有时候最远的要200公里。”李军说。

这一切直到2004年才发生改变,那一年,为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唐古拉山镇牧区的128户407名牧民群众,离开祖辈放牧的草场、离开世代居住的帐篷,告别了游牧生活,走下唐古拉山,搬迁到格尔木市区南郊的长江源村。那一年,长江源村成立了希望学校,从此这里的教育迈向了正规化的建设道路。

从最初的帐篷学校,到如今蜕变成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系教学楼、综合楼、体育馆、学生公寓、食堂、浴池及幼儿园组成的具有民族教育特点、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人性化管理的藏族寄宿制小学。

教学环境好了,教学质量也要稳步提升。近年来,长江源民族学校严格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细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适龄儿童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学生毕业率和升学率均达100%。同时,该校实行二类模式“双语”教学,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均采用“双语”教学。除《藏语文》用藏语授课外,其他科目均采用汉语授课,所有老师在上课中均用藏汉两种语言交替解释,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为了培养民族地区子女的学习兴趣,长江源民族学校因材施教积极开展特色教育,并投资了大量资金,在该校建起了少年宫,开设了民族体育、书法、舞蹈、歌唱、美术、英语等兴趣课程。并根据地域及民族文化特点,创建了发展历程实物展厅。把具有藏民族特点的帐篷、马靴、腰刀、酥油桶、藏服饰等元素与办学特色融合起来,向孩子们展现藏民族文化、生活及各民族人民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进步。学校先后荣获“青海省留守儿童之家”、“省级绿色学校”、“海西州名校”等等殊荣,每一份荣誉都是家长、社会的赞扬和信任。

如今感受村里的发展,群众说的最多的就是:打心里感谢党的民族政策,大家的幸福日子还长着呢。在村民申格家,唠起村里的昨天与今天,他觉得特别幸福:“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我们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现在每年村集体经济分红,国家也增加了草原奖补资金,收入也增加了,我们的幸福日子还长着。”

文化室里年轻人畅游在网络的世界里,各种图书吸引着牧民群众的目光,学生们在教室中遨游知识的海洋……在党和政府多项政策的扶持帮助下,长江源村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上一篇:走近杨永磊 走近"青海高原工匠"
  • 下一篇:名家齐聚共“剪”指尖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