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朵海平 摄影报道) “想一想昆仑文化和遥远茶卡的天空之镜,想一想驰骋在无尽头的果洛大草原和磅礴的格萨尔史诗,想一想青海湖边磕长头的阿妈和蓝天碧云下随风摇曳的油菜花……这些元素的结合,是否能够契合你诗和远方的情怀与向往?现在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这是记者去年11月29日,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段文字。这一天是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挂牌成立的日子,不管是手机朋友圈的刷屏,还是媒体、网站上“诗”和“远方”的话题搜索、关注,都持续了很久的热度。
当时记者注意到,机构改革成立的众多厅局单位中,能有如此“诗情画意”待遇的也唯有青海文化和旅游厅了。
2018年,青海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04.38万人次,同比增长20.7%;旅游总收入466.3亿元,这个数字非常喜人!我省旅游业正加速成长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幸福产业。
而今年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蓄势待发,这让我省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呈现出更多利多态势。
“‘有融则强、不融则废’!旅游和文化有机融合才能发展壮大。如何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1月29日,记者采访了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宁,他告诉记者,今年,是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的融合年,为了加快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将要加强与精品力作的融合;加强与公共服务融合;加强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加强与市场监管的融合;加强与人员队伍的融合。
张宁说:“我们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以‘1+3+6+N’的总体要求,依托旅游产业化,提升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扎实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发展,创新厅地合作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启动并深入推进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海东市合作共建海东乐都省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工作,支持贵德、同仁、门源等地重点推进、创新模式、示范引领。”
他说:“我们将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全域旅游开发为主导,借鉴国内全域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经验,全面推动海北州、祁连县、贵德县、大通县、乐都区5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推进旅游产业改革创新区。突破区域旅游产业开发的行政、行业等壁垒,推动鲁沙尔、热贡艺术、大通-互助、海晏-刚察、玉树环结古地区5处旅游产业改革创新区创建工作。促进‘旅游+’产业融合,以生态旅游示范区、工业旅游示范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休闲农业、名村名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为主要内容,推动旅游产业与各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