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北坡山脉光秃,如今却是一片欣荣景象,放眼望去,尽是连绵的嫩绿树木。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记者樊永涛摄影报道) 过去,乘飞机到青海,第一眼望到的是连绵的荒山,而今透过机窗俯瞰大地,蓝天白云下,绿色绵延,湟水东流,曹家堡国际机场和城市交相辉映,看上去格外绚丽明媚。
机场周边的绿化是青海最靓丽的生态窗口,也是青海绿水青山的鲜明态度和底色。
5月10日,记者一行沿曹家堡机场外围道路向北行沿山路向山顶走去,山坡铺满了整齐划一又层层叠叠的云杉和油松,绿化林逐级而上,半人高的树木与分布期间的自动绿化浇灌系统装点着这座曾经的荒山。
绿色是青海的底色,是幸福色,更是最靓的对外展示“窗口”。图为一架飞机即将降落在机场。
“说句实话,这个地方种一棵树简单,但养活就很难,很难了。”望着眼前成片的林木,海东市水务局副局长魏九五说。的确,对于平均海拔2300米,年降水量350毫米的这里来说,单靠自然条件让林木成长,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一座机场可以说是一个地区的形象窗口,也是一张重要“名片”,于青海,生态地位无可替代,生态保护优先已经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保护生态已经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绿色”已然成为青海的“代名词”。
机场周围的绿化关乎到青海的对外形象。魏九五说,这里属于黄土丘陵地带,土质总体上偏碱性,以前只要一刮风,总会漫天黄沙。“你想,要是游客来到青海的第一印象是光秃秃的荒山,他们会怎么想?那就令机场出口处宣传牌上的‘大美青海’几个字蒙羞了。”
事在人为,想要苗木成林,唯有“引水上山”,用人工补水,增加水利灌溉设施的办法。机场周边绿化工程是青海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的重点工程,也是青海湟水规模化林场的标志性工程。从2018年3月起,海东市开篇布局谋发展,开展绿化南北两山“引水上山”工程建设,分平安区尖山片区和互助县高寨后山片区(曹家堡国际机场北片区)配套绿化水利工程两个片区实施。
自流灌溉的方式为机场北坡1844公顷林地绿化提供了可靠的供水保障。
目前,互助县高寨后山片区配套绿化水利工程建设已投资8076万元,从互助县马家河水库引水,新建输水干管15518米,灌溉干管21244米,各类建筑物37702座,新建蓄水池61座,为机场北坡1844公顷林地绿化提供了可靠的供水保障。
1844公顷,这是不小的数目,“这个地方特别干旱,阴坡稍微好一点,但阳坡很干旱,连草都不长,去年,我们通过植树,拉通了这样的管道,解决了林木缺水问题。没有水,种再多树也是徒劳无获。”魏九五说。
继续往山中前行,绿化的步伐并未停息。山谷中,护林工李尕武正在为新种的苗木浇水,由于自动绿化浇灌系统正在装配中,他只能顶着烈日,手拿橡胶水管,一个一个树坑地浇水。
“从山底到山顶浇完水就要20多天。”李尕武说,要扎扎实实把树坑浇透,蜻蜓点水不行,那苗木很快就会枯死,考虑到此地土壤碱性比较重,浇水时地面很容易扯开口子。于是,堵口子,浇水,裂开,再堵口子……一步一步地从山底浇上去,成了李尕武和他同事的常态,“我希望种在这里的每一个绿色植物都能活,绿化做不好,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一年多了,看着周围的苗木都发了芽,我也开心。”
水利工程补短板,有了水,林业部门就有了底气。海东市园林服务中心主任杨小均说:“每一位护林工人管辖面积是20米或者50米,每到一处,他们都要浇足水。水来之不易,以前这个地方靠天吃饭,一年到头盼不到几场雨,现在我们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浇,为的就是让每一棵树苗都能‘喝’到水。”
没有水,加之干旱,海东市互助县高寨后山片区种再多树也是徒劳无获。图为护林工人李尕武正在为新种的苗木浇水。
生态优先战略,水利要先行。有了水的滋润,片区内的苗木新枝吐翠、焕然一新,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有了水利管网的保障,机场周边的林地渐成规模,不仅造福了当地百姓,也大幅提升了绿色青海的形象。不仅如此,在以水定林基础上,当地还按照景观设计的要求,采取乔灌结合针阔混交这种方式,营造了成片桥木景观形象。
站在山顶,望向机场,一架架飞机起飞、降落,在空中,我们可以纵览大地,将大地的魅力一览无余,令人震撼的不仅是高原壮观景色,还有这上千公顷绿化林地。俯瞰其中,一颗颗树,把一座座山均匀地成若干个方格,犹如棋盘镶嵌期间,一条条蜿蜒的水利管网犹如毛细血管,把一股股清流源源不断从喷头洒向枝叶。
一棵苗成长为一棵树,一棵树发展成一片林,绝非一朝一夕,荒山变绿洲,这是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决心与信心,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