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青海新闻

“高原小江南”贵德的新水运――青海拉西瓦灌溉工程通水纪实

时间:2019-06-08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樊永涛 摄影报道)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因黄河而兴盛。黄河水穿城而过,给这座高原小镇平添了几许温润。

拉西瓦灌溉工程修建难度之大超乎想象,而工程建设者仅历时4年就让主干渠通水运行。图为工程建设者为记者讲述修建6号渡槽背后的故事。

拉西瓦灌溉工程的通水,三块荒地也将迎来新的命运。如今,橘红色的管道已将黄河水引入山梁处,支渠的修建也在紧张进行中。“一旦通了水,这里就会成为森林绿洲和片片耕地。有了水,三块荒地将新增灌溉面积3800公顷,你们再过几年来采访,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吃土了。”李云霞打趣道。

翻山越岭,把清清黄河水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就是修建拉西瓦灌溉工程的意义。站在黄河上游的拉西瓦水库大坝远眺,南部的山腰上,一条橘红色的管线格外瞩目,这就是拉西瓦灌溉工程输水倒虹吸,有了它,跨山调水,自流灌溉才得以实现。

李云霞介绍,拉西瓦灌溉工程全长52.3公里,地处黄河上游的拉西瓦水库大坝和李家峡水库库尾之间的黄河南岸,工程穿山架桥,通过横贯山间沟壑的隧洞、明渠、渡槽、倒虹吸等,真正实现了黄河之水润贵德。“拉西瓦灌溉工程是国家‘十二五’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区两带一线”总体发展布局黄河沿岸经济发展带中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之一。”

在《拉西瓦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有这样一行字:工程的通水运行,将有力地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发展,而且大大减少群众的灌溉成本、增加当地群众收入,更对促进藏区脱贫致富、维护地区社会和谐稳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拉西瓦工程主干渠的通水运行,流经贵德的黄河水实现了一场跨越,流进了百姓心头。图为贵德县河东乡西北村村民马海买为撂荒多年的田地浇水。

用上水,更要用好水。如今像王屯村、西北村这样的村落,因为有了充足的灌溉用水,从而改变了种植结构,通过流转土地形式,种植经济高产的玉米作物,改变了土地收入仅够基本生活,打工收入不稳定不均衡,一年多一年少,一户多一户少的固有模式。

这样一个工程,修建难度可想而知。省内最长渡槽4号渡槽,2729米的跨度,吊装时单件重达386吨;省内单管口径最大的2号倒虹吸,管径达2.4米,因采用单向轴向波纹式新型产品,实现了50年免检;全长6050米的1号隧洞,施工过程中,冬天洞内与洞外达50度的温差……攀山而上的倒虹吸、幽深的隧洞、凌空跨越的渡槽,无不见证了工程建设者的奋斗本色和艰辛。

“一江清水向东流”的黄河水。图为黄河水从拉西瓦水库缓缓流出。

不仅仅是贵德县,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重要的农业、工业生产区多年来一直面临着工程性缺水这一难题。随着我省文化复兴、生态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现有的水资源已不能满足未来用水需求,都迫切需要引进源头活水。

如果说,拉西瓦灌溉工程解决了贵德县境内10万余各族群众的灌溉用水,那么开工在即的“引黄济宁”工程是全省人民期盼已久的又一个战略性大工程,在青海发展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引黄济宁”工程是把水资源相对丰沛的黄河水,引入用水量集中的湟水河地区,为青海更好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大西宁”地区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的战略性工程。

“引黄济宁”工程的规划落地,体现着青海省委、省政府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决心和信心,“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青海从此不再望水兴叹。

  • 上一篇:端午节期间青海机场公司预计运送旅客7万人次
  • 下一篇:省人大常委会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