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第七届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暨德都蒙古第十四届“孟赫嘎拉”文化艺术节开幕。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王柯岚 摄影报道)备受关注的2017年海西州第七届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暨德都蒙古第十四届“孟赫嘎拉”文化艺术节,在各族儿女的期盼中如约而至,给欢腾的茶卡草原带来了欢声笑语。
动人的格桑花盛开在八月的茶卡草原上。
彩旗队。
8月3日上午,太阳把温暖的光芒撒向整个茶卡草原,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各族儿女在这和煦的朝阳下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百余顶白色的蒙古包,宛如撒在青色草原上的珍珠。人们说着、笑着,向以蒙古包为原型设计的主席台走去。那达慕大会现场早已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激情的沃土。在主持人蒙古文、汉文的解说中,海西州第七届那达慕大会拉开了序幕。
上午10时,开幕式上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俗举办了《德都蒙古全席》盛典。诵读了巴颜松颂词,以及那达慕祝词《喜庆三曲》,并进行了传统的煨桑及查干萨奇礼盛典和精彩的文艺演出。
身着民族服饰的的选手走过主席台。蒙古族人民信奉长生天,认为草原、山川、河流、牛羊等都是天神所赐,通过祭祀表达心中对大自然的敬畏。颂唱祝词、进行祭祀活动早已经超越了其最原始作用,成为人们进行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平台。
上午10时30分许,当庄严肃穆的国旗、会旗方队、彩旗方队,以及身着色彩亮丽民族服饰的各地区代表方队、矫健的骏马和“沙漠之舟”骆驼方队经过蒙古包样式的主席台时,赢得了现场3万多名各族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
富有民族风采的彩车。在一曲曲和谐的民族欢歌中,看得出参加今年那达慕大会的23支方队都是有备而来。各队行进至主席台时,都会为台上台下的嘉宾观众送上一个精彩的民族节目。各方队或是献上圣洁的各色哈达、或是跳起优美的蒙古族舞蹈,或是现场展示蒙古博克。所有的参赛选手都有一个相同的小心愿,那就是让观众近距离看到底蕴深厚的德都蒙古文化,同时,也想让观众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蒙古商队方队经过主席台。
“我是从西宁专门来家乡参加今年的那达慕大会的,光是看了开幕式我就觉得很激动。我们德都蒙古的文化能够很好地被传承,离不开每位同胞的努力,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好好看看射箭比赛,好好向高手们学习一下射箭。”在西宁工作的毛苏力德告诉记者。
一起来摔跤吧,兄弟。八月的茶卡草原,敞开热情的怀抱喜迎八方宾客。激扬的马头琴,悠扬的长调,展现草原人民的勤劳与勇敢,表达着草原人民的热情与好客。
博克展示。如今的海西州如骏马奔腾,正在富民强州的道路上加速前行。魅力海西将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创新卓越、包容大气、务实诚信、担当奉献、感恩图报”的海西精神,深度践行“四个转变”方法路径,凝心聚力,扎实苦干,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着力谱写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欢乐的舞蹈舞出海西人民的幸福。多年的薪火传承,各兄弟民族相濡以沫、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那达慕大会悠久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海西各族儿女坚信,伴随着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滚滚春潮,“柴达木号”巨轮必将满载荣耀与梦想扬帆提速、高歌猛进,向着建成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现代化强州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海西正在努力走出一条“以旅游带动文化,以文化提升旅游”的产业发展之路。每个方队经过时观众席上都会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新闻延伸:“孟赫嘎拉”系蒙古语,意为永不熄灭的火焰,“孟赫嘎拉”节是以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在我国内蒙古、甘肃、青海等8省区蒙古族群众中开展的一项民族文化品牌活动。自第一届孟赫嘎拉诗歌节于2002年10在都兰县巴隆乡举办以来。
“孟赫嘎拉”文化艺术节为失传的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增添着能量,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繁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把德都蒙古文化推向世界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那达慕”系蒙古族音译,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海西蒙古族的那达慕起源于青海蒙古族二十九旗的祭祀活动——祭海,后逐渐发展为群众性集会、传统节日。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1988年海西州人民政府举办的首届那达慕大会,2009年6月7日,海西那达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确定了海西那达慕的发展前景和传承地位。
威风凛凛的驼队骑手驰骋而来。奕奕的神采的草原儿女,正与时俱进面向未来。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展示了当地群众英姿勃勃、奋发向上的风采。动人的格桑花盛开在八月的茶卡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