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王柯岚 报道)为深入开展警务实战化建设,青海省公安机关扎实推进《青海省公安厅关于加强全省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在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和水平,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16年全省“八类案件”警情同比下降22.9%;抢劫、抢夺和盗窃案件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43.8%、36.8%和14.5%。
推动实现情报信息“实效化”
在警务实战化建设中,青海省公安机关健全完善基础信息采录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情报平台基础资源库、业务应用库和专题服务库建设;严格落实旅店业“四实”登记制度,上传旅客住宿信息数量连续2年上升10%,抓获网上在逃人员数量连续2年上升15%以上。同时,他们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深度应用,加强公安机关与政府部门和行业间的信息数据整合,与27家省直单位和社会部门进行调研对接,梳理确定71类需要整合的信息资源。截至目前,平台已申请了45个部级资源数据接口,挂接了11个省份60余类数据资源查询接口,初步实现了上下联动、横向贯通。青海省公安厅还建立情报综合研判与合成作战指挥机制,研究制定《青海省公安机关综合情报合成作战实施方案》,建立由综合指挥(情报)部门牵头的综合性合成作战机制和业务警种牵头的专业合成作战机制。各地公安机关也积极开展试点创新,西宁市公安局实施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等六大合成作战支柱工程、海南藏族自治州公安局组建的多警种合成作战室等一批试点工程实战效果明显。
建立指挥处置“扁平化”机制
在指挥处置“扁平化”机制建设上,青海省公安厅加大项目科技投入,将可视化指挥平台后端基础系统建设纳入公安厅新指挥中心大厅建设项目,设计建造了103平方米小间距LED大屏幕显示系统;升级改造了全省公安高清指挥调度系统1个省级中心、7个市州中心和50个县级终端。同时,他们加强基层基础环境建设,推动市州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技术环境改造,在前期完成52个市县级指挥中心技术环境改造的基础上,指导西宁城中分局等6个县级公安机关完成项目申报和方案设计工作,并在西宁市公安局、海东市公安局开展可视化指挥系统试点建设。此外,他们完善环疆环藏检查站建设,充分发挥公安检查站“防护墙、桥头堡、过滤器”作用,加大对过往人员、车辆、物品的检查力度。
加强打防管控“一体化”建设
为提升打防管控效能,青海省公安厅出台《青海省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勤务方案》,自今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公安和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工作常态化,在全省96个火车站、机场、汽车站和170个广场建立联勤执勤点。与此同时,他们规范专职巡警队伍建设,已建立专职巡警队30支,确保每天有1450名警力在岗在位,24小时开展武装巡防。青海警方固化“一村一辅警”警务运行机制,通过落实“村警”六项职责,提升城乡、社区、村庄防控网建设水平。2016年各地“村警”报告刑事案件194起、治安案件1527起,协助调解矛盾纠纷3599起,预防“民转刑”案件66起。同时,青海省公安厅强化刑侦专业建设,聚焦电信网络诈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活动,加强刑侦力量投入,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77起、涉案金额7727余万元,紧急止付涉案金额1175余万元;围绕实战需要扎实推进刑侦技术建设,全年检验鉴定2500起,为惩治犯罪和刑事诉讼提供了坚强技术支撑。
不断增强保障机制建设
为提高警务实战训练针对性,青海省公安厅出台《青海省公安机关教育训练工作规范》,组织各类专业业务培训班72期,4735人参加培训,同时将警务实战训练课程比例由原来的20%加大到40%,公安业务课程比例由30%加大到50%,进一步提升了民警的警务技战术水平;出台《2016年全省公安机关“送教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启动省、市、县三级送教模式,共抽调13名教官完成了全省8个市州16个县送教活动,受训民警达3500余名。为提升警务实战综合保障能力,2016年,青海省公安厅积极协调省财政增加部门预算经费和公安专项经费,并出台《青海省公安发展“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细化了48个重点建设项目。
为完善应急通信保障机制,青海省公安厅整合各类有线、无线、卫星通信、图像传输资源,确保应急通信畅通。同时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实战应用机制,启动350兆数字集群一期试点建设,在西宁重点区域开展试点工作,推动通信保障能力提档升级。